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载,性骚扰要写进中学生教材。北京海淀区于今年9月在海淀区部分中学开始试用《高中性健康导向》和《初中性健康导向》。其中就包含了性骚扰的问题。因为性骚扰所关系到的决不仅仅是成人,也不仅仅是一部分女生,而是关系到每个男女同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化最重要的是要有独具特色与魅力的文化内涵与特征,最直接、最实在地体现人们的思想,反映时代的变革,并在精神上长久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力图用视觉导向传播城市信息,并满足服务公共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树立城市形象意识,美化和改善环境设施。  相似文献   
3.
肿瘤导向治疗的哲学思考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杨连君隋延仿陈志南政治教研室郭照江肿瘤一直是人们无法达到真正完全地有效诊治的主要顽症之一。肿瘤的治疗学问题是目前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尽管目前有手术疗法、放射线...  相似文献   
4.
浅论癌症的磁导向药物治疗空军兰州医院(730070)郑根建,周岚一、传统化疗及其缺陷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的发展,已产生了不少有效的化疗药物。自40年代始,具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化疗中。虽然抗肿瘤药物来源于许多不同的化学物质且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插入客体特征辨别或视觉搜索次任务,探讨基于客体的注意和基于空间的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特征相比,两类次任务均对外部特征绑定的记忆成绩损耗更大。这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外部特征绑定的表征比单特征消耗更多基于客体的注意和更多基于空间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陈杰 《中国道教》2014,(2):14-15
正十部门文件的出台和施行,整治了许多乱象和不良风气,解决了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给道教加强自身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空间,也为提升宫观管理水平、促进道教健康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统战部等中央十部门于2012年10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下简称十部门文件),指出了当前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学业成绩的构成 (一)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主要是指学习主动性、学习状态、组织纪律,突出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约束能力培养。采用学生自评、班级或小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这一评价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评价他人的态度和情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强调幼儿是自己知识、经验、能力的设计师和实践者,是在和环境、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对幼儿来说,材料既是他们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更是激发他们创新意识的要素。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幼儿特别是早期幼儿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虞永平教授也认为:“物质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幼儿而言,没有材料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幼儿园活动和幼儿的学习需要特定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并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对活动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幼儿园教学科研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9.
简云龙  刘源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589-1603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重要的非认知因素。通常认为动机对学习是有利的,但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动机都是有益的,这提醒研究人员有必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动机类型。现有研究一致表明内部动机对学业成就具有积极且长期稳定的效应,而外部动机的效应尚存在争议。具体而言,有研究者认为外部动机对学业成就是有害的,但部分研究发现外部动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争议,本研究梳理了“动机连续体”这一概念,从两个方面的研究来进行阐释。首先,从大理论的角度整合了动机的相关理论,以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连续体为基础,引出相关理论,如兴趣理论、目标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自我价值理论、强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动机连续体中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动机。 其次,从动机的结构及其如何影响结果变量这一角度对上述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总结,主要存在四个观点。传统的争论集中在单维结构和多维结构之间。单维结构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相互对立的,即内部动机会促进绩效,而外部动机会降低绩效。多维结构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能够相互累加,都能促进绩效。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更复杂的结构来整合上述观点。譬如半辐射结构使用全局因子来表示动机的整体水平,同时允许特定因子表示具体动机类型。这种半辐射结构借用了双因子模型,提取了一个“自我决定因子”,同时允许每种特定动机类型具有自身独特的影响。此外,乘积模型表明这两种动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外部动机的对结果的影响会因个体内部动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了关于动机连续体的不同理论之间的优缺点,回顾了动机结构的不同假设及其应用。在不同学科中对动机的测量方式、动机对不同结果变量的不同影响以及动机的跨文化研究等问题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动机结构和效应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人员将不同的理论应用于适当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10.
朱宁奕  江宁  刘艳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448-1462
现有文献显示员工感知到被上司信任在工作场所中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感知会带来许多与工作相关的积极产出。虽然我们已经知道被上司信任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但是对它的形成机制却知之甚少。忽视这一感知的产生机制将会限制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因为被上司信任感只有被成功地激发才能使信任关系得到建立,并由此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作为一种由个体对信任相关信息加工而得的感知,员工被上司信任感未必等同于上司实际的信任水平。因此,要想通过让员工感知到被信任来进行有效的管理,作为授信方的上司不仅要主动做出信任的行为,更需要考虑如何让员工准确地感受到自己的信任。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员工被上司信任感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上司的授权与培养这两种管理行为被识别为影响员工被上司信任感产生的重要因素;授权与培养对员工被上司信任感影响的有效性依赖于员工的目标导向、上司的可信度以及团队焦虑水平;员工被上司信任感的产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与敬业奉献,其影响程度受制于上司所面临的管理风险。 通过揭示上司的信任行为如何以及何时能激发员工被上司信任感并由此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三个主要的贡献。首先,被信任感不是由授信方或被信任方单独一方决定的,而是在二者的互动中形成。虽然过往研究曾检验过领导风格对被上司信任感的影响,但却未从信任互动的角度进行解释。本文识别出了授权和培养这两种可以传达典型信任信息的管理行为,从而在理论上拓展了关于被上司信任感前因的文献,在实践上为上司如何做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被信任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尽管被上司信任感的形成有赖于社会信息加工,却鲜有研究对该过程进行过探索。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本研究对被上司信任感产生的机理及边界条件发起了新的对话。我们不仅关注信任信息加工的正反效应,还探索了信息相关度(员工目标导向)与可信度(上司可信度)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关注员工目标导向有助于识别基于信任的管理行为的有效目标人群,而关注上司可信度进一步明确了上司在相关信息传达中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两种不同的影响。实践上,这一探究为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让员工感知到被信任。最后,通过探讨团队焦虑和管理风险这两个团队层面上的消极因素的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对上下级信任互动情境的理解。实践上,我们为管理者如何在高不确定和充满挑战性的环境中采用信任管理策略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