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锦英  徐璟  张森  余菲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672-1678
择偶复制是一种择偶策略.在阐明择偶复制概念及研究范式的基础上,以阐述择偶复制影响因素的形式,介绍了择偶复制的研究成果、发展脉络.例如,性别影响择偶复制:相对于男性,女性被试更容易产生择偶复制;身体吸引力、性策略、年龄及性经验等影响择偶复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择偶复制的一般化是导致择偶偏好群体内一致性和群体间差异性的原因之一.最后,点明择偶复制的性质:基于社会学习的、适应性的性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2.
5~8岁儿童对模糊信息具有多重解释的理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彦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7,30(1):158-161
参照Carpendale和Chandler的实验范式,研究儿童对于“人们可能对同样信息给出不同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解,考察5~8岁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发展。结果表明,5岁儿童不能理解心理过程的解释性,认为同样的信息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从6岁开始,儿童才认识到,模糊信息可以有多种解释,但6、7岁时的这种理解并不完善,成绩随着任务要求而变化。8岁儿童才有比较稳定的解释性心理理论。  相似文献   
3.
嗓音模仿是言语交流中关键的认知过程,即对话一方(说话人)将感知到的另一方(目标说话人)的嗓音信号映射为自己的发声器官运动表征,达到发声器官运动表征复制和目标说话人嗓音再现的目的。成像结果表明,嗓音模仿的认知加工涉及颞上回到左侧额下回,再到发声相关初级运动皮层的神经网络,并且基底神经节在该网络中发挥协调作用。嗓音辨别能力、嗓音信号至发声运动表征的映射能力以及发声器官肌肉的控制能力的个体差异都会影响嗓音模仿的认知加工。未来研究应该考虑将嗓音模仿与发声障碍以及侵入电极技术结合起来,旨在共同揭示脑与行为的因果机制,并进一步应用于言语的终身发展、认知可塑性以及言语预期领域。  相似文献   
4.
大千世界     
《佛教文化》2018,(4):10-15
近日,“丝路美地·敦煌”展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复制壁画、3D打印彩塑、复制洞窟等,让民众“零距离”体验敦煌艺术之美。图为数字化采集后打印展出的大幅高保真莫高窟复制壁画320窟“散花飞天”。(图片来源:中新网)  相似文献   
5.
私人复制著作权问题是随着复制技术进步而带来的.在数字和网络技术普及之前,国际上对私人复制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影印复制、家庭录制等问题展开.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关注点集中于数字和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问题.在国际立法中,"三步检验法"成为规制和衡量包括私人复制在内的复制行为的重要立法成果.私人复制问题反映了复制权保护、限制与技术变革的互动关系.为因应复制技术变革,一些国家著作权立法逐渐完善了私人复制制度.我国著作权法修改在即,如何完善相应规定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本雅明文艺批评中"Aura"概念的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举 《现代哲学》2004,(1):124-128
“Aura”在本雅明的文艺批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有关此概念的论述进行梳理,以对“Aura”进行多层次的界定,并以此作为契入点,来考察本雅明对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是RNA创建了生物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重提复制原理,其次又归纳了其构筑单体须经选择的聚合物制造法则,从而能证明是RNA有创建生物界的能力。本文后半部分列出了RNA创建历程的纲要:生物诞生、各种RNA入股自复制集团、基因组形成并取得信息独立地位、双链DNA成为基因组存在的绝对优势形式、程序性调控周期形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宇宙的错误     
1917年爱因斯坦把新发现的相对论应用于整个宇宙。当时,科学家坚信宇宙是无限的,是确定不变的。可是,爱因斯坦按照他新发现的等式推测,宇宙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像许多科学家那样,给他的等式加入一个“λ”项。这样宇宙就静止不变了。可是,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布尔宣布宇宙实际上在不断扩张。爱因斯坦意识到,如果他坚信最初公式,他自己也能断言宇宙在不断扩展的。他放弃了“λ”项,并拒绝再把它加进去。可是后来几年,天文学家发现了“λ”项的确存在的证据,宇宙是在加速扩展的。所以,具有讽剌意味的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复制时距和数字加工双任务,探讨数字大小影响时距知觉的机制。实验首先呈现不同时距的圆点,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圆点呈现的时距,与此同时,对屏幕上出现的数字进行命名(实验1)、奇偶数判断(实验2)、大小判断(实验3)。实验结果发现对数字进行奇偶数判断时,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没有影响;进行数字命名和大小判断任务时,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都产生了影响,并且时距不同,数字大小对时距知觉的影响也不同。该结果表明时距知觉的数字效应与数字加工任务和时距长短有关,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生殖性复制持否定态度是一致的,但对医疗性复制却存在激烈的争论。争论主要涉及人类胚胎的来源、胚胎的地位,以及胚胎干细胞成果应用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