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娜 《法音》2015,(2):52-55
<正>众所周知,中国对日本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而佛教则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文化也开始生根发芽,佛教美术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日本从飞鸟时代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在寺院建筑等方面效仿中国,以致于当时日本出现了远高于其社会发展水平的寺院建筑与佛像雕塑。这种单纯的模仿一直持续到平安时代前期,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后日本中止向唐朝派遣遣唐使才告一段落。在中国佛教美  相似文献   
2.
一个学术性的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居然成了广大观众热看的内容."百家讲坛"栏目的成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科学合理的栏目定位、推出观众喜爱的文化名人作主讲人、多种电视手段的综合运用,固然是栏目成功的重要元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栏目制作者把视众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设身处地为广大受众着想,这才是栏目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科学传播以各种沟通与传播的方式,将科技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传入社会各阶层,争取公众理解。科学传播曾经是人类启蒙的象征,长期被视为国家教育的核心,也是国民素质的指标。在这种科技传播的观念中,科学是有益处的,应当寻求社会大众的理解。但是,伴随着快速的科技发展,许多应用的技术,在短期效益的满足中,逐渐突显出这些科技在长期所显现的风险。武器的发明、核能的应用、环境的破坏、气候的变异、药品的滥用等等,都已经让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发觉,科技的应用,充满不确定的风险,导致怀疑科学效益的氛围。这种怀疑的风潮,在20世纪末可以说达到最高潮。狂牛症、基因改造食物、有关气候的科学数据可能造假、手机电波伤害大脑、商业化的科技产品等等,都充分体现科技风险已经不再是一个专家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旁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科学传播的过程,已经不再以追求公众理解为主,而是期待公众信赖。这一个问题,涉及到如何应用科技的两难,因此也成为一个如何降低公众疑虑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哲学家长期处理怀疑主义的理论,能够从对于知识的批判的角度,为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提出两项建议:第一、科技传播的内容中,必须列及风险的机率,并且考虑"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的应用;第二、科学传播的作法,必须以寻求公众信赖为主,而不仅是公众理解。本文最后强调,这两点的落实,充分体现现今科学传播工作者应当提升科学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传播福音     
传播福音就是福传,与传教有着不尽相同的概念,但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国家建立和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外交部率先推出新闻发言人为起点,已经走过了30年发展历程;以应对"非典"突发事件开展新闻发布为标志,今年刚好是我国政府推动、推广新闻发布制度10周年。回顾我们国家新闻发布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应急到机制,可以说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改革开放大势、遵从新闻传播规律、体现问题倒逼特点,正在成为传递中国声音、回应内外关切、塑造良好形象、服务国家大局的有力举措和窗口风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6.
章开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涉足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领域.他通过深入考察基督宗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精辟阐释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透彻解析中外基督徒有识之士的经典著述,站在跨文化对话的高度,对中国基督宗教史予以"全球地域化"解读.章开沅认为,只有构筑中国本土化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才是基督宗教在华"传播与植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感知、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组成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对外界和体内的客观信息进行识辨、储存、评价、加工改造、选择结构并创造出新的主观信息的过程。心理活动构成了人的一个内部的精神信息活动的世界。人性所致的人的本能意识既确立了全部世界的对象化定  相似文献   
8.
公益广告,作为构筑城市视觉文化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是文明城市形象建立与推广的主要力量,它对人们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品质的公益广告在媒介传播过程中能提升受众的审美意识,陶冶大众的生活情趣,提高人们精神生活质量。对公益广告所特有的广告、审美、传播、教育等属性的科学利用与研究,将对文明城市建设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为传播现代文明价值观念和对塑造现代文明城市形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教育传播学属于跨学科研究领域,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孔子的教育传播思想,可以发现其教育传播思想中教育传播平民化;以文字传播作为主要的教育传播媒介;严格的传者自律;强烈的受众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年春节以来,广西区内多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波及百色、北海、崇左等多个市、县,形势较为严峻。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共同织密疫情防控网,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广西民宗系统及宗教界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