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洞宾信仰在宋元明清四代流传,“剑”成为其最易辨识的符号,后来,具有降妖除魔的宝剑就成了吕洞宾的象征,在“暗八仙”中成为吕洞宾的代表符号。可以说,“剑”不仅代表了吕洞宾的身份、地位、形象,也代表了吕洞宾作为神仙所拥有的神奇能力。宋代有关吕洞宾生平事迹的文本不胜枚举,粗略翻阅,与“剑”有关的描述就有10多部。  相似文献   
2.
方向红 《学海》2003,(1):138-142
本文通过德里达早期文本与胡塞尔现象学文献的互文性运动 ,对德理达“声音”概念和“声音中心主义”的生成理路作了梳理 ,并从现象学和解构学自身的逻辑出发对德理达声音中心论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经典的知觉辨别恐惧条件反射范式,将主观电击预期和皮肤电反应作为主要指标,考察他人在场对恐惧习得过程和恐惧泛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恐惧习得过程未出现显著的组间差异。在恐惧泛化上,他人在场抑制了恐惧泛化水平,表现为皮肤电泛化水平更低、泛化梯度更广。研究初步证明,他人在场可能会分散个体的注意资源,降低个体的知觉辨别能力,进而抑制恐惧泛化。因此,他人在场在临床上对情绪障碍,特别是恐惧和焦虑相关障碍群体的干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李世峥 《天风》2012,(12):16-17
在使徒时代,教会尚属“新生事物”,并没有被那个时代所理解、所接纳。在这种情况下,教会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成为获取社会和民众认可的机会。据《使徒行传》3章记载,彼得、约翰曾借着对一位瘸子的医治,向在场的犹太人展示了教会的见证,使他们“满心希奇惊讶”。在这个过程中,彼得说了一句重要的话——“你看我们”,这是引起瘸子注意并引来众人关注的直接源头。“你看我们”,这是教会为见证基督的荣耀而向社会和民众发出的邀请。  相似文献   
5.
俞伟忠 《天风》2011,(4):9-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无论是公务员、教师、工人还是农民工都尝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工资收入大幅提高。教会的自养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加,不少地方雄伟的教堂拔地而起就是明证,我们为神赐福中国和中国教会而感恩赞美!然而在全社会关注民生的时候,大家是否忽视了对一个群体之生活待遇的关注。那就是基督教会中大批默默无闻为主专心侍奉的教牧同工,他们有的年纪轻轻就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主,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的一位与我有桃园结义般友情的朋友死了,我抚尸大助,不肯骤舍,此情此景使在场的人接连陪了几场落泪。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位被丧家请来的阴阳师,他出于赞叹友谊的魅力,突然间要我接受真情考验,说,你们的感情既然如此深厚,灵魂出走时我让你俩最后见上一面。因为此时他的刚刚出壳的灵魂正隐藏在某个角落里,出殡前的头一天离家。走的是东南方向,灵魂升腾时将触及屋前那个袅然升起的树枝,你看就是那个,在老权股旁边悄然独出的那枝!我和在场的人对屋前这株梨树突然发生了兴趣,这是株百年老树,  相似文献   
7.
俞伟忠 《天风》2011,(5):6-8
三.教会提高专职教牧同工待遇的必要性 1.是保障教牧同工现实生活的需要 要使教牧同工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之事"为念,那么保障教牧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哥林多前书》9章7节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从经文可以看出:教牧同工拿教会的工资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因为教牧同工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也需要生活。  相似文献   
8.
计文 《天风》2013,(5):1-1
4月20日早晨,我正在构思《天风》五月刊卷首语,突然接到来自重庆的电话,告诉我四川芦山地震了……巨大的灾难在五年之后再次降临巴蜀大地,刹那间,天崩地裂,无数的生灵被吞噬。有多少在天伦之乐中过着平凡日子的家庭,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有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也许在黎明时还唱着小曲,却突然沉落在永恒的黑夜里。从满地残砖瓦砾中传出的一声声撕人心肺的求救声中,从废墟深处伸出的那一双双血迹斑斑的手掌中,人们再次惊觉到了生命竟是如此脆弱。在救援人员奋力地搜救下,一个个幸存者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所有在场的人眼中无不涌动着激动的泪花。  相似文献   
9.
李朝旭  莫雷  Feng Wenlu 《心理科学》2004,27(6):1400-1403
为了检验金盛华于1989年提出的“性别助长假设”,采用现场实验探讨观众魅力对性别助长效应的干涉作用。32个中专学生(男女各半)在4种观众条件下测试BAH时间。结果表明,观众条件对女性被试的作业效绩无影响;而高魅力异性观众的在场能助长男性被试的效绩,而低魅力的异性观众在场会削弱其效绩。因此,性别助长效应受到诸多因素(如被试的性别、观众的魅力)的干涉,男性易出现助长现象,且高魅力的异性观众才对作业效绩具有助长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学研究院马建福博士所著《在场的信仰》一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列入《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出版。该书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香港的几个清真寺等宗教场所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