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潘建忠 《心理科学》2000,23(6):672-676,668
本研究根据图式理论设计转折复句的教学实验。实验对象是54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研究发现:实验组无论在转折复句的辨认、改正和写作的表现.都明显地优于控制组。其中以改正能力的差异最明显,而且辨认、改正和写作能力的相关系数也很高。  相似文献   
2.
性别角色理论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介绍了心理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社会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关于性别角色形成的不同观点。其中,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是目前比较盛行的解释性别角色形成的理论观点,认为:环境结构、模仿、观察学习等影响了性别概念的形成和获得,从而形成不同的性别角色。  相似文献   
3.
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如何被表征、被分类和被有效应用的认知理论,把它运用于语文阅读理解的领域,是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图式的特点、功能及其与阅读理解的内在关系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四卡片问题的困难原因及推理过程的实验研究。解决四卡片作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作业的抽象性、证实倾向、匹配倾向和对命题的错误表征;其推理过程的理论解释主要有语义规则观、具体知识经验观、心理模型的建构及实际推理图式理论。本文着重介绍了实际推理图式理论以及据此所做的迁移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三种认知迁移理论的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的三种新的迁移理论:图式理论、共同要素理论和元认知理论。通过分析这三种理论所强调的影响迁移因素,本文指出:单纯强调内部因素(图式理论和元认知理论),或者单纯强调外部因素(相同要素理论),都不能对迁移的机制作出合理的解释;为了全面、完整地揭示迁移的机制,应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两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图示理论,在理解英语源语的过程中,口译者应充分激活大脑中已存的各种图式知识,这会使对源语的解码更加迅速、准确。在对译语进行编码时,口译者应做到有利于激活译语听者的已有图式,同时也要有利于帮助译语听者建立新的图式,以便全面了解传递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心理定势发生机制的模型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定势作为个体的一种预备状态,是先前的活动倾向对后来活动的影响,前苏联格鲁吉亚学派围绕它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传统心理定势理论。而该文则希冀超越传统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以信息加工的心理学视角,使用图式理论重新阐释心理定势现象发生的内在作用机制,尝试建构“定势现象的图式激活过程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8.
当前篇章阅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篇章阅读心理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界十分重视、投入精力较多的课题,是当今国际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在回顾该领域早期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概括了当前该领域发展的特点,并介绍和比较了当前有关篇章阅读理解的几种主要理论与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对吉林省松原市逸夫小学160名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探讨图式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2)五年级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提高的幅度高于四年级,优秀率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二,(3)四、五年级对照班学生的成绩随课文内容难度增加,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图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尤其小学高年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