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早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1902 年,梁启超就意识到国民素质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兴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他发表《新民说》,提出我国国民应清除奴隶性,培养民族主义和尚武精神,敢于竞争、进取,把国内外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重塑新型国民。这些论断对当今提高国民素质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丽  蒋好华 《学海》2014,(4):58-63
国内学术界普遍用圣贤教条和西方理论解读或构建中国管理模式,忽略了国民性这一实证视野。中国管理模式研究必须深入到国民性的现实土壤之中,考察本国一切管理活动背后隐藏的主流结构、体制、机制和方法等本国特色的管理元素,进而探索其现代化改良的有效途径。家长制混沌博弈是中国管理模式的传统主流结构和总特征,混沌博弈的症结不在于无法可循而在于有法不依,包括圣贤在内的全体国人无不习惯于潜规则暗箱操作,而圣贤教条常常自相矛盾地一边制造规范一边打破规范,在倡导中庸的同时背离中庸,反映了知行不一的民族劣根性。只有摒弃意念胜利法的空洞说教,将法治化进程与不良习性的潜移默化式改造相结合,中国管理模式才能稳步实现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孟德斯鸠依据社会现象本身,从气候决定论出发,归纳了不同气候、不同政体下国民的"一般性格",概括出中国家国同构的组织形式,中国国民群体本位、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及怯懦服从、宽仁温厚、勤劳俭约等人格特征,并深入地分析了产生中国国民性之根源.其思想开西方思想家批判中国国民劣根性之滥觞,奠定了近现代中西方讨论中国国民性的基本话语框架.  相似文献   
4.
青年毛泽东受时代思潮影响,接受了国民性改造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帮助毛泽东完成了对国民性话语的扬弃,创立了以阶级分析为基础、人民性为核心、合法性建构为目的、纳入和包容为基点的独具特色的人民话语。人民话语对国民性话语的扬弃,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和国民性话语本身的局限使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则为超越国民性话语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条件。人民话语与国民性话语之间是扬弃、超越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和否定。  相似文献   
5.
论鲁迅的道教文化观--从"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认为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了解道教 ,就无法真正认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但道教对国民精神和心理的影响 ,消极的方面是主要的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极、愚昧和落后的方面 ,长期以来对中国国民精神和信仰世界的形成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论断 ,主要从否定的方面表达了鲁迅的道教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华战争的责任不能仅归咎于少数统治者,普通民众对战争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战时期,日本社会各界都投入拥护支持战争的浪潮之中,掀起了"举国战争狂热".传统国民性是日本掀起全民战争狂热的重要原因.浓重的狭隘民族主义是近代日本民族的基本特征,他们中的多数人曾虔诚地投入了侵略战争,并把自己的命运与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使得在整个战争期间乃至战后,没有多少人对自己的错误思想、行为做出反省,这也是日本总不能对这场战争有彻底的正确认识的民众根源.  相似文献   
7.
马前锋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7,30(6):1517-1520
在众多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中,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文化影响人格的系统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本文通过国内外这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说明人格特点的文化因素影响,对今后的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加剧了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分化,五四后期中国生发出不同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国民性改造范式。合理评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思潮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厘清和前瞻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价值观重构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始终坚持从作为文明主体的人(国民)的角度探求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的根本道路,也即其反复强调的"为祖国造不能亡之因",国民素质的时代性转换构成了胡适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本文阐述了胡适从"新民"到"立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转换的逻辑,揭示了胡适所试图建构的符合工业文明时代要求的文明主体的素质结构及其建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