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中,我校积极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培养小学生适应环境的心理素质,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验与研究》是我校参加国家教委“九五”课题《中小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与实验》以后,根据我校情况确定的子课题。一年来,课题组的全体老师针对要研究的问题,学习了科研理论及市课题组下发的研究方案,在“实验”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开发心智潜能.防止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完善人格;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成绩,掌握学习方法,减轻过重负担。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1998年我校承担了国家教委“九五”规划课题《中小学适应性研究与实验》,着重研究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国家教委人社会科学研究的“九五”规划立项课题。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历经多次改革,学生立足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自获知识能力,但改革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为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学校教学上要提倡教学民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和实验》是国家教委人社会科学研究的“九五”规划立项课题,我们的研究,旨在科学分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失衡状况及其原因,采用正确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增强自我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非智力方面的素质,促进智力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培养完善人格,造就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