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考察几种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来探讨各种教育模式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的影响,结果发现,实践教学较理论指导课帮助更有效,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也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幼儿园开发民间游戏的背景 民间游戏源远流长,一般难确定其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由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年代,儿童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超级英雄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城市儿童的超级英雄游戏由于游戏中的暴力成分、狭窄的游戏场地等原因遭到成人的反对。而成人合理管理和指导儿童的超级英雄游戏能促进儿童积极发展,完全禁止儿童的超级英雄游戏可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5,(5):47-47
致力基督徒合一的泰泽团体创办人罗哲兄弟(RogerSchutz)8月16日遭一名精神受困扰的妇人袭击身亡;终年91岁。法新社8月16日引述法国泰泽团体成员称,当日在泰泽黄昏晚祷时,罗哲遭遇袭击身亡。当地警方称,在2500人参加的晚祷中,一名36岁罗马尼亚妇人用刀袭击罗哲喉部3次,虽然工作人员随即为罗哲施救,但他最终不治。  相似文献   
5.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 这种障碍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发展, 如何帮助发展性阅读障碍者改善其阅读技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传统的干预方法主要针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语音缺陷, 这类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如费时费力、给阅读障碍者带来阅读压力等。近年来, 大部分研究表明通过趣味性的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技能, 但是其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基于大细胞通路缺陷理论框架, 从视觉空间注意、注意跨通道转换、视觉运动加工等方面来梳理动作视频游戏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对阅读效率影响的可能内在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大细胞通路缺陷理论的框架下, 深入分析动作视频游戏改善阅读的神经机制, 并尝试开发更适合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干预程序。  相似文献   
6.
<正>"画梦疗心"团体辅导是把梦境治疗与绘画治疗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带领老师引导下,团体成员在安全、信任的氛围里对梦境进行呈现、绘制、分析,通过探索梦境潜抑的情结,释放情绪,调整认知,松动不适切行为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梦境:一种自我疗愈的指向梦是一种人在睡眠状态下的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无意想象的心理活动形式。梦具有值得重视的临床意义,梦可以表达白天体验的相关情绪,梦有释放补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个研究考察孤独感是否在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以及团体心理辅导对孤独感的干预效果。研究一采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等量表对903名农村寄宿制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孤独感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二选取24名高孤独感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降低孤独感和提高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农村寄宿制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业困难是大学生无法完成学业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研究者和实践者逐步尝试将团体干预运用于大学生学业困难群体中。通过回顾国内外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团体干预研究发现,学业困难团体在理论层面已产出了较为成熟的问题解决模型,在临床方案上以认知-行为流派为主,主要针对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学习情绪及方法技能等特异性因子进行干预,被干预群体的学业表现、动机与效能感及心理健康水平等显著提升。然而,疗效研究的总体质量和数量仍有待提高。在教育、医疗等干预体系构建中应纳入团体视角,将学业提升与心理-社会干预相结合,并弥补当前群体界定不清、临床方案与理论衔接不紧密等局限。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出发,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研究,结合帮教专职干部、宗教学专家、心理学者、大学生访谈结果,编制了"邪教团体检测项目",通过3次条目筛查后制定了62项初始项目;又通过214名大学生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了由5个维度、32个条目组成的正式项目;再通过497名大学生的测查,考察各项测量学指标,结果显示量表区分度、信度、效度指标均较高,结论是"邪教团体检测项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作为邪教团体检测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0.
以75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业投入、学业成就、同伴团体进行追踪测量,探讨青少年同伴团体的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是否存在同伴选择与同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在1年的追踪时间中,青少年学业投入的发展呈下降趋势,初始水平与下降速度负相关,学业成就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初始水平与上升速度无显著相关;(2)学业投入与学业成就存在同伴选择效应,青少年倾向选择与自己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相似的个体构建同伴团体;(3)青少年的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与同伴逐渐趋近相似,即同伴影响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