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最基本的类冲动萌芽中,希望已经是超出单纯类冲动的东西,它已经吸收了充满幻想的想象能力、思想上的预先推定能力.希望是最卓越的人的冲动,希望连同社会劳动、概念构成和意识构成一道属于我们人类学特性的基础.想象的人乃是希望中的人.人类历史不仅是一部阶级斗争史,也是一部包括希望、计划、预先推定、诗作、教育、哲学论述、政治计划和斗争等的历史.希望和展望对于每一种政治都具有重要意义.预先推定-希望-梦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也是革命的现实政治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人生如织锦,人生似编程,重在过程,美在过程。第一是过程,第二是过程,第三还是过程。至于结果,有了坚实游走行进的过程,还愁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吗?过程和结果是一对意味滦长的哲学美学范畴。世俗观念追逐结果,审美领域推崇过程。  相似文献   
3.
短时记忆范畴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红 《心理科学》1992,(6):1-7,12
本实验用Sternberg 的变化字表法以汉言双字词为材料研究短时记忆中单范畴字表与双范畴字表的信息提取。结果为,无论有无策略要求均未发现双范畴字表提取的反应时小于单范畴字表的范畴效应。但双范畴字表的准确率均高于单范畴字表。这种结果与文献所载结果不同。作者提出短时记忆的范畴效应不仅可表现在信息提取的反应时上,也可表现在提取的准确率上,并讨论了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我”既是一个心理学范畴,也是一个哲学范畴。心理学上的“自我”是哲学性质“自我”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畴与方法探讨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100700)刘艳骄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应包括中医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中医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三大部分。中医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哲学理...  相似文献   
6.
叶秀山 《世界哲学》2015,(2):5-12,160
本文围绕着德国古典哲学的"否定"概念,首先探讨了这个概念作为逻辑范畴从康德、费希特到黑格尔的演进史,肯定了黑格尔通过将"否定"引入"存在论一本体论"从而完成德国古典哲学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改造工作。其次,由于黑格尔的"精神"的能动性,"精神"促使"理性"达到自我认识,最终使得"理性"成为有序、合理的"意义世界"的创造者。最后,本文指出,"否定"的"精神"在哲学上不是斯多亚主义,不是怀疑主义,也不是虚无主义,而是"存在主义一实在主义",因为"精神"通过"理性"开创了一个新世界。同时,"精神"的持续"否定"意味着我们可以确信一个更好的"未来"世界必将到来。在这个意义上,"否定"的"精神"又是一种"未来主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考查了语言范畴是否会引起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并探讨了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是语言范畴即时分类颜色还是长期与颜色联结的结果。实验中,以测量差别阈限的方法选定的渐变、相邻颜色知觉距离相当的A、B、C、D四种颜色(A、B为绿色,C、D为蓝色)为材料,以色词与颜色重组模式训练被试用4个人造词汇分别命名4种颜色,并让被试在训练前、第一次训练和第八次训练后均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测试。经训练,原范畴内颜色(AB,CD)变成了范畴间颜色,原范畴间颜色(BC)仍为范畴间颜色。结果显示:被试在一次训练后能以新名字区分4种颜色,八次训练后掌握了4种颜色的新名字;在训练前测试中,出现了与蓝绿色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在第八次训练后测试中,出现了与习得的语言范畴相应的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但在第一次训练后测试中并未出现这一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语言范畴能引起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是语言范畴长期与颜色联结,而非即时分类颜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偏左脑颜色范畴知觉依赖于语言还是范畴。三组被试分别完成无干扰、语言加工干扰和范畴加工干扰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无干扰组、语言加工干扰组和范畴加工干扰组的视觉搜索任务中分别出现了偏左脑颜色范畴知觉、左脑劣势颜色范畴知觉和无偏侧化颜色范畴知觉。此结果表明,偏左脑颜色范畴知觉可能主要是语言范畴作为一种范畴对颜色知觉的影响效应,但语言范畴的语言属性也会对颜色知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易学思维之葩掇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取《易》四卦探析其思维特征:从《泰》、《否》剖辨其因果思维,《泰》之以"果"示"因"更属辩证逻辑思维,从而否定C·G荣格关于《易》不从"因果关系论事"的判断。以《蛊》卦之"蛊"不训"弊乱"而应训如钱钟书先生所证之"事"、"事业",论定《蛊》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继承前辈事业,在自己的努力实践中创新业,立新功。以《》卦辞"不利即戎"断句或连读,探析前人关于战争的两种思考,一是果决地抓住战机打击敌人,如周武王讨伐纣之《牧誓》所示;一是先安顿内部,"施禄及下"以得民心,如《左传》"曹刿论战"所示,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智"是先秦儒家重要的道德范畴之一。不过,"智"最初并不是一个纯道德的范畴,而主要是一个知性的范畴,如指知识、智慧、智谋等,也有聪明、智巧等含义。后来,思孟学派将其视为"四德"或"五行"之一,与仁义等道德概念相提并论,且被后世包括汉儒、宋明诸儒在内的儒家学者广泛认肯。那么,"智"是如何从主要是知性范畴转向德性范畴的?其德性化进程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联?这种转化对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走向发生过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智"在先秦的德性化转变的分析,力求给这些问题做一点说明,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