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史金波 《法音》2005,(9):19-25
五、僧人和度牒西夏是多民族的王朝,其僧人也是多民族的成分,包括主体民族党项、汉、藏、回鹘以及印度(天竺)僧人。其中党项族僧人人数最多。回鹘僧人在西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是西夏前期译经的主力。元昊和秉常时代译经的主持人白法信、白智光两位著名的僧人,应是汉文文献中反复提到的“回鹘僧”的代表人物。藏传佛教在西夏的影响颇深,在西夏的藏族僧人数量较多。11世纪末以后,伊斯兰教在印度强力推行,对原来的佛教造成重大威胁。不少印度僧人为躲避灾难并宏扬佛法,纷纷到西藏传法。同时一些印度僧人也到佛教兴盛的西夏传法,有的人…  相似文献   
2.
回鹘宗教史上的萨满巫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满教在回鹘中流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以万物有灵论为思想基础,内容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方面。在 763 年摩尼教传入回鹘之前,该教一直享有国教的地位,巫师颇受回鹘统治者宠信。当萨满教的国教地位被摩尼教取代后,其影响并未消失,而是以改变了形式——巫术继续存在于回鹘社会中,以致影响到今日维吾尔族、裕固族的社会文化与习俗。  相似文献   
3.
回鹘道教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 吾 尔 族 的 祖 先 回 鹘 是 我 国 古 代 北 方 地 区 具 36.4,第 212~225行 ;有 悠 久 历 史 和 灿 烂 文 明 的 民 族 之 一 , 以 善 于 兼 容 外 第 30卦 离 , 回 鹘 文 作 kün … … 编 号 : T Ⅱ Y来 文 明 而 著 称 于 世 , 宗 教 信 仰 多 种 多 样 , 先 后 信 奉 36.11,第 161~173行 ;过 的 有 萨 满 教 、佛 教 、摩 尼 教 、景 教 、袄 教 、道 教 和 伊 第 41卦 损 , 回 鹘 文…  相似文献   
4.
回鹘文易经是作为道教文献传播到回鹘地区的.道教传到了高昌等地,其中的一些因素,如桃符治鬼等,在新疆还有流传.道教其他的一些因素,如九宫图,内丹、外丹等,在印度、欧洲和中亚地区都有影响.道教西传的载体,主要是留住西域的汉人、东来的胡商和一些神职人员;道教主要经过西域和西藏西传.这和宗教与文化的融合、宗教自身之间的融合与吸收、苏非思想的包容性以及信众信仰的复杂性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回鹘摩尼教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摩尼教于763年传入回鹘,由于其简单的义理比较适合于草昧初开的回鹘游牧社会,容易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加上回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故而发展迅猛,很快取代萨满教而成为漠北回鹘汗国的国教,势力渗透到回鹘汗国社会、经济、外交及文化的各个方面。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崩溃,摩尼教势力随之受损,但仍为西迁后的回鹘统治者所尊奉。至11世纪中叶以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6.
在吐鲁番出土的古代回鹘文写本中,属于《兔王本生》的有三件,内容比较完整。本文首先对文献全文进行了转写与译释,进而探讨该文献的重要价值。通过回鹘文、巴利文和汉文文献对同一故事的记载可以看出,回鹘文《兔王本生》既不同于巴利文本,也不同于汉文《六度集经·兔王本生》及《生经·佛说兔王经》等多种经典的相关记载,说明另有来源。经笔者研究考证,认为该故事与玄奘《大唐西域记》的有关记载最为接近,说明《大唐西域记》有可能曾被译入回鹘文,至少是回鹘文《兔王本生》的编译者曾参考过玄奘的记载。回鹘文本中的兔王升天故事最先形成于中原地区,后传播至印度,被巴利文本《兔王本生》吸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印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藏传密教曾在西夏和蒙元时代于西域和中原地区广为传播,大量的藏传密教仪轨曾被翻译成西夏文、古回鹘文和汉文等多种文字,在不同民族的广大信众中流传。于敦煌、吐鲁番和黑水城出土的古回鹘文、西夏文和汉文佛教文献中,我们均见到了大量藏传密教仪轨文献,它们是我们今天研究西夏和蒙元时代藏传密教传播历史的最珍贵的一手文献资料。本文以对古回鹘文文献中出现的一部萨思迦派所传密法——《四次第道引定》的研究为出发点,同定了与其相应的藏文原本,确定了它于西夏和蒙元时代的传承途径和文本源流,并寻得了与其同时代出现的汉译残本,再通过对相应段落进行多语种文本的比较研究,厘定其文本及其所传修法的内容,由此勾勒出了藏传密教于西夏和蒙元时代传播历史的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摩尼教在传教语言上的灵活性造成了摩尼教文献的多语种性,进而注定了摩尼教研究的国际性。令人欣喜的是,华人学者在这个国际性的领域中已经做出了足以成一家之言、占一席之地的贡献。在笔者看来,汉语的摩尼教研究大致可以被分别纳入两条路向:一类是探析摩尼教的概念、教义与伦理,一类是沿着中西交通史与民族史的道路考索摩尼教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在最近几年中,汉语摩尼教研究在这两条路向上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