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93,26(4):94-101
该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孟子的普通心理思想。主要问题是: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知虑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志意心理思想,智能心理思想,性习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情绪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传统情绪疗法:情志相胜疗法,相反情绪疗法,激情刺激疗法,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疗法,与别人有关的情绪疗法,顺情从欲疗法,抑情顺理疗法,移情易性疗法,情志导引疗法,七情合参疗法。这些中国传统心理疗法在现代仍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者认为朱子"四端之发有不中节"的思想动摇了其性善论的基础.这种看法存在着"双重滑转",既把"四端之发"滑转为"四端",又把"不中节"滑转为"不善",由此对朱子的相关思想产生了严重误解.通过分析可知,"四端之发"的整体过程在时间中包括"发显""持存"和"落实"三个阶段,"不中节"只能指涉后两个阶段,"发显"的四端本身则纯善无恶.因此"四端之发"之"不中节"并不蕴含"四端"之"不善",朱子性善论的基础仍可保持牢固.  相似文献   
4.
关于“四端七情”的问题在中国儒学尤其是朱熹哲学的心性论方面占有核心的位置 ,但并没有被朱熹以后的性理学者们继续关注 ,却得到韩国朝鲜王朝 ( 1 392— 1 91 0年 )的性理学者们的吸收及发挥。退溪与栗谷并称为韩国性理学的双璧 ,虽然他们都受到朱熹哲学的影响 ,不过在朱熹哲学的基础之上两位学者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栗谷的“四端七情说”在理气之妙、理通气局、气发理乘等理气论的基础上发挥了朱子学 ,他反对退溪理气互发的观点 ,对朱熹哲学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5.
性善论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早期儒家学说体系化过程的必然结果。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儒学的体系化、德行的内向化和德目的简约化,具体表现为五行说的形成,从五行说到四端说,再从四端说到性善论。  相似文献   
6.
《锁麟囊》里满是炎凉。这是我在一篇名家散文中读到的闲散而又冷峻的一句话,于是,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伏在电脑前,看传统京剧《锁麟囊》,剧中弥漫的炎凉,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我的灵魂。特别是薛湘灵的那一大段唱词: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  相似文献   
7.
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子,她生来并无二致,同样具有七情六欲,同样喜爱金银财宝;喜爱装饰打扮;喜爱谈情说爱;喜爱追求自由享受;喜爱自己的家庭、父母、亲戚友好。可是一旦愿意听从天主的召唤,愿意去加入修会去当修女,她思想上、生活上、行动上发生了变化:首先要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离开亲戚;要穿上会衣、会服,要遵守会规、会纪;这一切都在告诉她:她已经是从平凡人中走出来,在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了。从此,不去爱花花绿绿的服饰;不去抹胭擦粉;不去打口红、口黑、口紫;更不去整弄双眼皮,美化手指头。一年四季所专务的是神修神练;…  相似文献   
8.
儒家仁学的建立是孔孟对人类理性之觉醒的巨大贡献,孔孟奠定了儒家仁学之基础,却未封闭仁学之体系。宋代新儒家程朱等人继承了孔孟仁学的基本精神而又作了重大改造与发展:他们将孔孟的道德情感之"仁"升华为道德之本,将孔孟的道德条目之"仁"提升为道德宗元,将孔孟的主体精神之"仁"扩展为宇宙精神,将孔孟的个体生命力之"仁"发展为宇宙生生之德,儒家仁学因此而由道德伦理学升华为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9.
劝君莫生气     
一位名人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怒和气是并生的,气由怒而起,怒由气而生。怒气是百病之源。在人的七情中,“怒”对人体危害最大。怒气爆发快,能量大,破坏力强,后果极其严重,它犹如一枚“炸弹”,一旦引爆,不但会炸伤别人,更会炸伤自己,铸成大错,后悔莫及。《黄帝内经》指出“,百病皆生于气”,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称愤怒过度会大伤元气。清代名医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记载因怒气伤肝的病症多达30余种。现代医学研究表  相似文献   
10.
李退溪是朝鲜性理学之巨擘,其学以朱子学为宗。他曾撰文严厉批评王阳明。在李退溪与奇高峰关于“四端七情”的辩论中,双方均援引朱子的文献作为论据,且自认为忠于朱子的观点。然究其实,李退溪对孟子“四端”说的诠释预设了一套与朱子性理学系统不同的义理架构,虽然合乎孟子的文本,但却脱离了朱子的基本立场。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理”能否活动?在朱子的性理学中,理是气之所以然,只存有而不活动。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证明:李退溪在诠释朱子的理气论时有意无意地赋予理一种活动性,而逸出了朱子性理学的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