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江良 《法音》2021,(2):29-32
在浙江省湖州市繁华的主城区,有一座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的寺院,那里供奉着一尊北宋乾兴初铸造的铁观音菩萨立像。据说,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音变女相菩萨像,其容貌具有唐宋时期太湖流域女性的特征,故被我国学者誉为"东方维纳斯"。因此,这座千年古刹,也被视为观音中国化的典范。它,就是湖州铁佛寺。  相似文献   
2.
郭畑 《孔子研究》2016,(5):104-114
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主要是在古文运动的思想脉络中不断展开并最终获得朝廷肯定的,而其间士人对于孟子的解读也在不断转变。早期古文运动虽然认定孟子传道,但诸人实际上仍将《孟子》看作羽翼六经之作,并因古文运动的文学写作需求而重视孟子之"文",而古文运动对孟子最看重的一点,也是孟子升格运动获得朝廷肯定的主要原因,是孟子的排辟异端之功。随着庆历之后新儒学的不断发展,其对于孟子之"道"的探讨日益深入,孟子在"治道"上的贡献和在性命之学上的巨大诠释潜能都不断得以凸显,孟子精于治道和善说性命的两面在庆历以至于宋神宗的这段时期内呈现出一段时间的分裂,直到王安石新学和理学都努力连接"内圣"和"外王",孟子的这两面形象才逐渐绾合。此时,孟子之于"文"的启发性、《孟子》乃六经之羽翼的看法逐渐淡出士人的视野,且士人对孟子排辟异端之功的评价也有所转变,孟子逐步趋于全面圣人化,并最终取代颜子成为"亚圣"。  相似文献   
3.
正丹河从山脚下流过,宛如银色的飘带缠绕着珏山,呈现出一派深山藏秀的桃源佳境。不仅如此,珏山还是一处仙家宝地,自古就有"南武当、北珏山"之美誉。珏山在东汉时就被辟为道场,兴盛于唐宋时期,是北方的一座道教名山。珏山又名角山,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素以险峻、雄奇驰名,被誉为"晋魏河山第一奇"。珏山还有"中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处于一种对他们极为不利的文化、政治环境中,加之教会自身条件的不足,他们被迫通过著书立说来消除中国人加之于他们的蛮夷丑号、规避政府禁令、弥补人手之缺以及跨越语言障碍。与此同时,教会人士认识到书籍在中国社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时就势,把书籍作为了归化中国人的手段。此外,传教士的"西儒"身份也让他们走上了笔耕之路。  相似文献   
5.
武勇 《现代哲学》2016,(2):108-112
唐宋之际中国经历了一场大变革,宋型文化形成。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孟子经历从政治地位到学术思想、治学方法的全方位变革,称为"孟子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学的升格,又推动了宋型文化的衍生、发展及其民族意识、道德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新书架     
《理学与易学》向世陵著,长春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全书共231页,25万字。理学的理论创造与《周易》密不可分,《周易》是其重要的理论源泉。作者立足于此,对宋明清理学中与易学息息相关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了阐发。第一部分是关于宇宙的化生问题。首先阐述了邵雍以天地之数论天人生成演化的宇宙学说,  相似文献   
7.
学诚 《法音》2008,(12)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廿九日)中国禅宗的建立和取得的成就,在唐宋时期可谓波澜壮阔,前所未有,成为中国佛教最鲜明的特色之一。特别是唐代之后经历过多次社会动荡,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除了禅宗和净土宗之外的其他宗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衰弱,唯有禅宗一脉绵延不绝,被认为是后世一切佛法的源流,甚至代表整个的佛法,对中国佛教影响如此之大,其中原因不得不受到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诚 《法音》2008,(12):21-32,33-36
中国禅宗的建立和取得的成就,在唐宋时期可谓波澜壮阔,前所未有,成为中国佛教最鲜明的特色之一。特别是唐代之后经历过多次社会动荡,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除了禅宗和净土宗之外的其他宗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衰弱,唯有禅宗一脉绵延不绝,被认为是“后世一切佛法的源流,甚至代表整个的佛法”,对中国佛教影响如此之大,其中原因不得不受到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何松  姚冰 《中国道教》2008,(2):35-38
一元代道教盛行,文人们多受其影响,有的还加入了道教。元代也是文人画兴盛的时代,文人画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的发展终于确立了在画坛上的主流地位。元代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与道教的密切关系,表明文人画与道教的兴盛有共同的时代因素和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0.
晋宋之际形神之辩以牟子为先声。从牟子开始便自觉地援用老子思想阐发佛教神不灭论。罗含、孙盛也各自依据先秦道家的气论在形神问题上展开辩论。至慧远,则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理论水平上依赖先秦道家思想,把晋宋之际的形神观提升到了当时的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