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体意识下的家国情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国情怀是人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集体如家庭和国家眷念与爱戴的心境,以及对其包涵与宽容的胸怀,是个人对于家庭和国家的一种积极的思想意识、情感认同和自觉担当的意愿,是一种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对培养人们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具有重要价值。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不能直接等同,与共同体意识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当下我们既应该坚守家国情怀,也要通过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来实现对家国情怀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兰洋 《哲学动态》2023,(5):38-46
对于国家间“战争与和平”问题的阐释,伊拉斯谟的“绝对和平论”、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和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可被视为三种颇具代表性的理论范式。但在马克思的视域中,这些理论仍然属于“解释世界”的叙事方式,都深陷唯心史观的窠臼。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打破了以往哲学将社会历史看作思想注脚的传统,实现了本体性逻辑和方法论视角的双重变革。马克思完成的范式革命开辟了政治哲学的全新视域,解析了生产逻辑、资本-霸权逻辑和人类共同体逻辑,奠定了思想与现实辩证互动的有效方式。它既为我们认识当今世界变局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框架,也为实现持久和平、寻求人的解放提供了价值基础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法音》2023,(10):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2023年9月29日在京会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民族地区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谢劲松 《天风》2005,(4):24-25
社会是人的共同体。共同体是一个整体,整体可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一个部分自身又可作为一个整体。因此,每个人同处于社会共同体之中,但不同的人群又形成了自己的共同体。如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政治组织、不同的信仰群体都形成了自己的整体。国家、政党、学校、宗教、公司、企业、家庭自身都是一个整体,但这些整体又属于社会这个整体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学家对和平心理的看法,以“和平”为主线,追溯和平心理学思潮兴起的历史逻辑。毕达哥拉斯、恩培多克勒、柏拉图、奥古斯丁、夸美纽斯、康德等从本体论视角,确立了实现永久和平的理想追求。冯特的民族心理学重视研究原始人、战争英雄等的和平心理品质,早期的意动心理学重视人类和平意识研究,机能心理学强调通过建设学校“微型共同体”,提高儿童的和平意识。精神分析心理学则为战争与和平心理提供了新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和平潜能、致力于世界和平冲突化解,推动了和平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末的和平心理学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发生了“政治道歉”、和平冲突化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6.
支撑—活动观、社会共享认知观以及实践共同体观是当前情境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迁移观点。这些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情境特性对迁移的影响,并主张在常规的学校教育中突出情境、尤其是社会文化与社会实践情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所周知,在胡适等人的推动下,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一度成为现代中国学界热议的话题。但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一话题却开始很少被人问津而日渐淡出了学人的视域。下面,笔者将重拾这一业已尘封多年的历史性的话题。然而,对它的讨论将不再像当年胡适那样围绕着实用主义与中国古代先秦诸子以来的学说之间来展开,而是从实用主义与中国古老的《周易》思想的关系来切入。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哲学史发展的一般脉络来看,友爱(philia/friendship)问题在古希腊罗马的哲学表述中常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领域,友爱既是个体幸福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能将城邦或政治共同体凝聚结合起来之不可或缺的伦理纽带,而这种纽带的断裂则是种种敌  相似文献   
9.
"共善"这一概念既非地道的舶来品,亦非土生土长的国货,而是世人在长期中外文化交流中达成的共识。"共善"之思想古今中外皆有,并且在共同体的语境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哲学目的论的角度来把握,"共善"乃终极之善(至善);从历史发生论的角度来把握,"共善"是道德之源和道德之本;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来把握,"共善"是道德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居民的家园,是社会的细胞。而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思想基础,是衡量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创建“精神文明社区”的社会实践有了较大发展,但社区归属感缺失问题依然长期存在并难以有效解决。从培育社区归属感着手构建社区共同体,应该深化政府职能,加强社区的自组织建设,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参与,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