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飞雪迎春 毛主席路居馆在塔院寺方丈院内。1948年春,毛主席率中央机关离开陕北,东渡黄河,经过山西,奔赴河北西柏坡途中,于4月9日路居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方丈院一进三院,毛主席住里院北屋东阁,周恩来同志住同院东屋北阁,任弼时同志住同院西屋北阁。4月10日上午,参观五台山中心区的寺庙。下午,毛主席一行绕石咀镇,登长城岭,下龙泉关,经陈南庄,前往西柏坡。  相似文献   
2.
(一)从“生与死”谈起 在生命哲学史上有三位世界级的思想家给我们解答了“生命”的奥秘: 孔子是人文主义的创始者,他对生命的看法似乎流入到“不可知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11) 耶稣是基督宗教的创始者,他对生命的看法可谓不同凡响。多默曰:主乎,吾侪既不知尔之所往,又焉能识其途哉?耶稣曰:“予即途也,真谛也,生命也。人欲诣父,舍予末由”!(若望福音:O14:5—6)。  相似文献   
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的春天,党中央任命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张经武为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全权代表,赴任前,周恩来总理在紫光阁亲自向张经武交代了任务和党对西藏的方针政策。紧接着,张经武驱车去了丰泽园,毛泽东主席接见并留他吃了晚饭,从晚饭后一直谈到深夜。  相似文献   
4.
杨颖奇 《学海》2001,(4):148-152
本文运用新史料,从新的角度多方面论述了周恩来对新四军发展的战略指导,即具体分析敌、我、友三方态势,纠正偏差,确定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密切观察战局变化,根据实际情况,阐发新四军游击战的战术原则;及时提出恰当的应对策略,既讲原则又讲灵活,反击破坏国共团结抗战的逆流.所有这些,对于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均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伦理学研究》2008,(2):F0003
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周思来的党内和谐思想是在处理党内矛盾、纠纷和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其形成和发展大约经历四个阶段:1927-1935是形成时期,已经提出了他的党内和谐思想,即思想和谐是党内和谐的关键,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前提和基础.1935-1945年成熟时期,他已经阐释他的党内和谐的内涵:思想一致、组织统一.并且认识到实现党内和谐,关键是要实现思想和谐.1945-1957年进一步发展时期,提出了"求同存异".隶同存异是包含差别性的统一.1958-1976年曲折发展时期,"大跃进"后大声疾呼要发扬民主,重塑党的团结与和谐.周恩来在"文革"中发挥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巨大的"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心灵贴近     
配音,不就是模仿声音吗,只要有点这方面的天赋,谁不行呢?可最近,看了央视的一期《文化视点》节目,才知道了我的肤浅。那期节目是著名主持人马东对周贵元的访谈。周贵元年近古稀,是空政话剧团正师级演员,也是公认的配音  相似文献   
8.
金灯 《天风》1996,(8):9-10
宝塔山,延河水……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人来说,延安应该是个不陌生的地方。毛泽东主席曾在延安住了12年加3个月,当他要离开这地方时,深情地说了一句:“延安是个好地方。”延安的确是个好地方。 初识延安教会是从陕西省高陵县李孝膺牧师的口中,李牧师曾在延安教会工作过3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周恩来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概括为十个方面:(一)思想改造论;(二)民主作风论;(三)实事求是论;(四)群众观点论;(五)自我批评论;(六)谦虚谨慎论;(七)勤政廉政论;(八)反对官僚论;(九)监督制约论;(十)以身作则论。这十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关于党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构成了周恩来党风建设理论的基本框架。认真学习周恩来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和观点,对于进一步搞好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巧解“13”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上海时,下榻于锦江饭店。尼克松夫妇被安排在15层,基辛格在14层,国务卿罗杰斯和其他官员住在13层。周恩来总理去看望罗杰斯及其助手们,当电梯在“13”处亮起红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