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早期启蒙论的代表人物萧萐父先生以构建中国现代性为问题意识,走进16世纪以来中国历史深处,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近四百年的学术思潮、社会风习、价值取向、审美趣味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认为中国有着自己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而提出这一启蒙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的历史根芽和结合点。只有以这一历史结合点为逻辑起点才能真正寻求到中国现代性的源头活水。本文立足于唯物史观试图在更为广阔的学术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一理论学说。通过追寻萧先生早期启蒙说的问题意识和内在理路,以对话的视角来分析早期启蒙论的理论特质以系统阐释这一理论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反复阅读《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年第8期刊登的敖定椿、雷霆教授撰写的“准确、完整的诊断与临床决策”一文后很受启发,在我从事超声诊断工作20多年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其他临床医生遇到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有时候超声诊断的结果和CT诊断的结果一致时而手术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有时影像诊断的意见与临床疾病完全不符合?我们要为临床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需要怎样看待影像诊断报告?需要掌握那些影像诊断知识?这些问题使我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  相似文献   
3.
《鬼谷子》一书是先秦纵横家探讨谋略、游说理论的专著。此书将《孙子兵法》、《老子》、《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灵活运用于谋略、游说理论中,在深刻的辩证哲学指导下,提出了完整的谋略、游说理论体系。辩证法是《鬼谷子》一书的理论基础,它既是游说理论的总原则,又是贯穿在诸多具体游说技巧中的指导方法。《鬼谷子》认为,游说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概而言之即"知己知彼"。在具体的游说中,《鬼谷子》特别强调通过语言试探窥伺对方内心的真实意图,并最终俘获对方的信赖。不过,实践过程中事情往往并不顺利,故《鬼谷子》又提出"飞箝"、"仵合"的理论。前者在"欲求先予"的指导下,通过赞美、抬高对方的方法来创造制胜的机会;后者则在"正反循环"的辩证认知中认为事物总是在可为与不可为之间转圜,故在确实不可为时适时抽身而退,以待制胜之机。  相似文献   
4.
达赖集团策动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纠集“藏独”分子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目的未得逞,反而激起海内外华人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为破坏者所始料不及。历史的辩证法大多如此。事情的结果,往往与肇事者的目标相反。其最终结果,是正义的胜利。迄今为止,这个大趋势尚未有人能够违背,而且不断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多肽生长因子发现的辩证过程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髓生物学实验室研究生(710032)郝建军导师史俊南1986年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评委一致同意,决定将该年度的生理和医学奖授于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意大利)和斯坦利·科思(美国)两位生物化学家,以表彰...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和辩证法交织在一起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甚至在某些阶段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在科学发展史中包含着科学和伪科学的斗争,在辩证法的发展史上也同样包含着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斗争,这种正反两方面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发生剧烈冲突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尽管如此,但真理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却一直前进着,这盏照亮人类进步道路的指路明灯虽然时暗时亮,但却从来没有熄灭过,也将永远不会熄灭。反省人类的整个科技史,我们知道当科学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甚至是机械唯物主义辩证法相结合时,会…  相似文献   
7.
虽然“良知”长久以来都是现代道德哲学的一个显要部分,但是很少有人会再把它看作宗教性的概念。谢林和黑格尔在对良知问题的谈论中,却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它的宗教性内涵。良知即使被一般性地看作道德行为,其所申明的直接性和确定性也来自神圣的根源。不过,两人的分歧之处在于:黑格尔并没有把良知看作一种真正完善的精神样态,而是批评和揭露了它深层次的缺陷和问题;而谢林则把当时单纯情感主义的对良知的浅薄描述仅仅当作一种时代的病态,因而把真正意义上的良知概念与他的启示哲学体系深度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8.
理性与信仰是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知识来源,孟德斯鸠确信"对人民进行启蒙并非无关紧要",而理性与信仰能协同合力促成人民的启蒙.不同于人们普遍认为的启蒙思想家通常高扬理性精神来批判封建神学和宗教思想,本文考察孟德斯鸠政治思想,指出他既高举理性大旗从事资本主义宪政制度设计,又虔诚地信仰天主教,主张有神论、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具...  相似文献   
9.
回溯历史,儒学的每一次重大转型与发展都与其遭遇的困境以及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五四"时期儒学批判话语的历史情境下,"儒学与现代性"关系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视和需要认真回答的历史性课题。一、"五四"运动下的儒学危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日加剧以及中国自身政治统治的没落,传统儒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传统士大夫们所尊奉的孔门圣教在西学的逼近之下也呈现出持久的紧张与冲  相似文献   
10.
启蒙式沟通     
无过错纠纷在所有医疗纠纷中占比过半,原因在于医患沟通的失误,本质在于医患双方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存在巨大差异.其危害性大于医疗事故,容易导致医患两个群体间的情绪对立.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启蒙式沟通”是杜绝此类纠纷的有效方法,并阐述了常用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