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沐霖 《天风》2004,(8):44-45
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揭露或显明某事,使真相向一个探索的人敞开的涵义。启示——表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念,即“我们需要被告知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上帝”。启示——要求我们全面理解上帝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伦理命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伦理学在有意无意之间坚持了伦理命题没有“描述性”意义的教条。从“意义单位”理论出发 ,一个语言单位 (语词、语句或话语 )的意义 ,内在于它与同类单位发生联系而构成更高层次语言单位的能力 ,因此 ,一个有意义的纯伦理命题应该是一个“实质蕴涵”的复合命题 ,即“‘应该A’蕴涵‘应该B’”。  相似文献   
3.
能否将结构分析建构为理论?或者那只是一个体系或机械结构的集合。由我们按照文本的意向加以应用?我要说的关于理论的一切都在您的问题中了。应该从一个更具体的出发点开始。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干预和增强人类道德的系统性实现,引发了人们的希望与恐惧、期待与不安、支持与反对的对立。增强派认为,人类道德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科技进步,人类完全有权利进行道德增强:道德增强与自由意志、社会公平、人格特性等问题并不冲突,并能助人以达到"行善"境界。反增强派则主张人类无权进行道德增强:道德增强是一种"扮演上帝"的行为,会限制人类自由、扩大社会差距、人格同质化,甚至引发个体安全和社会风险等问题,道德增强的交锋实质上是传统道德自然主义与道德非自然主义两派博弈的理论翻版,它把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引向深入,有助于人类探寻道德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孟子思想中有鲜明的"共享"指向:在"与民同乐"的主张中,孟子将"快乐"视为君民共享的重点,反对君王独享快乐,倡导恩赐的共享和无主体差异的共享;在富民政策中,孟子试图通过赋权、救济、减免税赋三种方式实现君民财富的共享;在教育主张中,孟子认为伦理教育和成圣的机会不应当被某个社会阶层所独占,而应当被所有人共享。孟子的共享观念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启示在于:为论证共享的道德正当性提供了基于恻隐的理由;在共享主体上,笼统地谈论"人民共享",容易让社会弱势群体沦为共享的边缘群体,共享不仅是民与民共享,更是国与民共享;在共享客体上,对一切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应当以有助于人民美好生活的普遍实现为价值指向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无人播种,或许它只是一个弃儿。秋风瑟瑟,我心疼它一天天枯萎。但在这之前,很多时候,它令我驻足,令我感动:感慨一株植物也有追求生命长度的那份执著。它,是墙角的一株番茄,一株不经意间也会诠释生命意义的植物。过去,它只是一粒来历不明的种子。不知是随风飘来,或是鸟口中无意唾落,亦或被人们无意遗弃。不知道耐过多少时日,它孤独地蹲守在墙角,默默无闻,静静地等待。阴冷的墙角感受不到阳  相似文献   
7.
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惯用语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结合汉语惯用语的特点,对汉语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两个假设:(1)汉语惯用语是可以构造的,其理解是一个构造过程;(2)汉语惯用语的理解要受其预测性的影响,高预测性惯用语的比喻意义的激活比低预测性惯用语快。  相似文献   
8.
尘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
内耳毛细胞再生研究的哲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念认为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内耳毛细胞受损后是不可以再生的,然而近年来人们的研究表明,鸟及类哺乳类动物内耳毛细胞受损后是可以再生的,此为耳聋防治的深入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永远不渴了     
方芳 《天风》1995,(5):26-27
过去,我是那迷途的羔羊,在属世的旷野徘徊,苦苦寻找可躺卧的青草地,寻找可安歇的水边。 十四岁时,有一天晚自习后我独自在学校的操场上散步。晚风习习,蛙声阵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