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当下广告日趋同质化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人像形成广告视觉焦点的几种形式与方法的深入探讨和重点研究,结合国内外广告中正确运用人像作为广告创意元素的成功案例,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像对化解广告同质化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有效破解当下广告同质化问题的“达·芬奇密码”,应该充分挖掘、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
舒鹦姿  沈雷 《美与时代》2013,(5):110-112
随着"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的腾飞,服装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对服装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服装企业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状态。比如,稍大服装企业为得到市场覆盖率,大规模贴牌的生产;小品牌则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大量扒板复制,导致服装品牌成长环境复杂、特色不强,消费者品牌认同感减弱,严重阻碍了服装品牌的发展。这些问题导致服装企业家的视线转移到了品牌战略提升这条路上,因此,如何探索发现新的品牌提升点,是品牌常青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010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征婚相亲节目席卷全国,引导着大众走向狂欢。节目切合当下时代热点,以相亲为形式,“真人秀”为核心,给予不同婚恋观的交流碰撞的平台,然而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凸显了当下征婚娱乐节目同质化、审丑趣味、虚假作秀等问题和弊端。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及其家长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芹  徐文艳 《心理科学》2004,27(5):1251-1253
研究者通过对800名12——16岁中学生及其家长的测试,比较了青少年及其家长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异同和相关,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积极、成熟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成年人;2、青少年的应付方式与其家长的应付方式呈现出同质化的特点,观察、模仿家长是形成青少年应付方式的重要途径;3、“合理化”应属于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互动日趋频繁,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张力成为学界争论的热点。大量的经验研究试图证明文化的同质化,本土化动力学的研究则极力支持异质化,而其他大部分研究则采取折中的保守路线。但是,这种对全球化潜在结果的争论可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全球化本身是一个不确定的文化互动过程。所以,另辟蹊径,引入人类学早期的涵化视角,转而研究全球化背后的文化内涵,将大大扩展全球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读罗兰·罗伯森的全球文化理论,探讨全球化时代文化交往的中心问题,即文化普遍性(文化同质化)与文化特殊性(文化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通过对这种紧张关系的剖析清理出全球化时代文化交往走向文化混合化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7.
医疗广告影响公众就医行为的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医疗广告作为商业广告的一种,与其他广告目的一样,住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时下有关医疗广告夸大疗效、误导患者、损害公众利益的不和谐音符频频出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5,(6):102-106
文化同质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文化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同质、精神文化同质、情感状态同质和地域认同同质等多方面内容。其产生原因众多,危害也是多方面的。高校在破解文化同质化问题上有着独特优势,发挥好这一优势,对促成城市化进程中"多元一体"的崭新文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