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世纪中期,古代日本朝廷派出的遣唐使,回绝了唐玄宗欲派遣道士入日的要求。这是古代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本文综合当时日本与唐朝的情况以及其间的关系,从古代日本朝廷的独立外交、天皇的信仰、国家佛教、律令政治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日本朝廷拒绝道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网络欺负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工具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以及愤怒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感知匿名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武汉市70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同伴拒绝、网络欺负、愤怒和感知匿名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每天上网时间后,同伴拒绝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2)愤怒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同伴拒绝对网络欺负的直接作用和愤怒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感知匿名性的调节,相对于感知匿名性水平低的个体,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在感知匿名性水平高的个体中更强。研究结果支持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这对于制定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传统药物治疗认识中的许多误区影响人们对疾病的合理治疗.积极宣传药物治疗新理念,普及现代药学知识和理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药物治疗的认识水平,是避免出现药物治疗认识误区的主要手段.应加强宣传力度,带领群众走出误区,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服刑人员赵某,三月前收到家中来信,告知家中妻子因受不了家中贫困和村人嘲笑,离家出走不知去向,由此导致愤怒、焦虑、情绪低落、并伴有失眠等躯体症状,在日常改造中时常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争吵。案例中咨询师通过收集求助者资料,分析认为该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针对其具体情况,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咨询,求助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各种心理症状趋于缓解和消除,能较客观实际的评价自身发生的事情,积极投入到改造中去。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学校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心理危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比较,从认知模式出发,强调个体合理的认知对危机事件的干预。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并分别在危机干预系统的三个阶段分别有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从而对中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系统全面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重庆的15个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区为样本进行调查,发现其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合理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公平性,但也存在基本药物品种偏少、采购价偏高和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为此提出适当增补、合理定价以及保障配送等对策建议,以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同伴交往接受和拒绝的归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潘佳雁 《心理科学》2002,25(1):64-68
本研究参考国外相关量表的设计,结合我国实际,编制了中学生人际归因风格问卷,考察了人际归因风格和人格特征两个维度对中学生在同辈群体中的社会测量地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这两者共同影响中学生的社会测量地位,被拒绝学生对正性事件的归因与其他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被拒绝学生不适当的人际归因方式来改善其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8.
归类的解释观和跨范畴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冬梅  刘志雅  刘鸣 《心理科学》2002,25(5):608-609
归类问题是认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归类研究的理论主要有两种:相似观和解释观,前者主要认为相似性是归类的理论基础,而后者认为仅以相似性来归类是有局限的,认为相似性不应是归类的依据,而应是归类的结果,归类主要是根据对归类结果的合理解释。解释观在80年代后得到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许多实验的支持,它能很好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目标范畴归类和跨范畴分类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规定了一种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实现的程序,即执行程序。执行程序又称强制执行程序,是指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以国家强制力强制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所适用的程序。作好执行工作,对于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宣传法制,教育群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