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模人样     
凤凰:理想主义者,谁也没见过九天翱翔五彩缤纷的靓影,但江湖上始终有这种大鸟的美丽传说。总在人的脑海里翩翩起舞动感无限,成为追梦族挡不住的一道诱惑。乌鸦:个人主义者,不管盘旋在半空中,还是蹲在树枝上,自顾自地叫唤起来没完没了——我的声音我做主。尖喙激扬而出的滔滔口水,无天籁之悦耳,多噪音添心堵。燕子:自然主义者,生在寻常百姓家,但翅膀硬了以后,就成了漂一族,南漂北漂来回漂,选择过一种飞来飞去的生活。哪怕拥有了安居的鸟巢,也决不恋家。  相似文献   
2.
在儒家学说上升为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后,基于生产上的原创性、涵盖面的广阔性以及思考的深邃性,《论语》和《礼记》成为中华民族元典的代表,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其对于主体与客体隔阂消解的要义基于元典道德中的核心命题--"道德个人主义".对于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精髓的人文精神,在当下的继承、吸取过程中,应该追本溯源,进一步深化对"道德个人主义"价值的体认,加大对"个体人"的观照.  相似文献   
3.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传统药物治疗认识中的许多误区影响人们对疾病的合理治疗.积极宣传药物治疗新理念,普及现代药学知识和理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药物治疗的认识水平,是避免出现药物治疗认识误区的主要手段.应加强宣传力度,带领群众走出误区,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服刑人员赵某,三月前收到家中来信,告知家中妻子因受不了家中贫困和村人嘲笑,离家出走不知去向,由此导致愤怒、焦虑、情绪低落、并伴有失眠等躯体症状,在日常改造中时常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争吵。案例中咨询师通过收集求助者资料,分析认为该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针对其具体情况,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咨询,求助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各种心理症状趋于缓解和消除,能较客观实际的评价自身发生的事情,积极投入到改造中去。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学校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心理危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比较,从认知模式出发,强调个体合理的认知对危机事件的干预。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并分别在危机干预系统的三个阶段分别有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从而对中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系统全面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丽丽  恩光 《天风》2012,(7):52-53
几乎所有人都会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美满、幸福,但是随着日益抬头的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娱乐精神"等美其名曰的花头不断出现,传统的爱情观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被不断地冲击着。应该如何应对婚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了当代婚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重庆的15个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区为样本进行调查,发现其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合理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公平性,但也存在基本药物品种偏少、采购价偏高和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为此提出适当增补、合理定价以及保障配送等对策建议,以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归类的解释观和跨范畴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冬梅  刘志雅  刘鸣 《心理科学》2002,25(5):608-609
归类问题是认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归类研究的理论主要有两种:相似观和解释观,前者主要认为相似性是归类的理论基础,而后者认为仅以相似性来归类是有局限的,认为相似性不应是归类的依据,而应是归类的结果,归类主要是根据对归类结果的合理解释。解释观在80年代后得到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许多实验的支持,它能很好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目标范畴归类和跨范畴分类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上级反馈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永丽  时勘 《心理学报》2003,35(2):255-260
采用2×2(反馈方式、反馈对象)两因素组间实验设计,选取303名被试考察了上级反馈对员工积极整合行为倾向、冲突行为倾向和中立行为倾向的影响,以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ingelis、Triandis等人有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框架基本适合中国被试,个体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反馈的效果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领导的反馈方式、反馈针对的对象对员工的行为主效应都显著,上级的表扬会增加员工的中立行为倾向,针对个人的反馈会引起较强的冲突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自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使自我研究重新受到重视。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自我研究将出现新的特征:从传统的个人主义取向的概念界定转向从社会和个人双重取向的概念界定;从单纯重视自我的稳定性研究转向将自我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结合;从重视自我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到重视文化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