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冯开文 《学海》2008,3(3):110-114
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精选关于家庭责任制、社区合作社、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民合作社等领域的经典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农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基本脉络.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走向农民合作社的农业一体化,是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共同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贾大猛  张正河 《学海》2006,(5):28-33
通过对吉林省梨树县百信农民合作社的实地调查,笔者对农民合作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组织功能和组织文化进行了相关研究。笔者认为,以经济关系联合起来的农民在成为合作社的社员以后,并没有改变其村民的身份,这就出现了一个主体两种身份的局面,势必会把合作社和村庄治理挂起钩来;合作社的发展会对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村庄治理产生一些示范效应,并可能对村庄体制内组织功能产生一些替代。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香雪们"通过学习从农村走了出去,在从集体化向"去集体化"转变的路上实现了个人意识的觉醒,但"觉醒之后怎样"的追问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去集体化"后中国乡村共同体的严重危机。我们或许应该返身回望集体化时代那种劳动中产生的"诗意",因为"个人意识"无论觉醒到何种程度,它只有根植于乡村文化之上才会具有成长性。  相似文献   
4.
林乐芬  李伟 《学海》2015,(2):124-134
本文分析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不同发育模式,并以淮安市40个农地股份合作社中的263户入股社员为样本,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其对合作社依存性的显著因素。研究表明,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存在能够均衡土地租金、调控非粮化风险,化解土地承包纠纷,表现出了明显的社会效应;农户通过入股成为社员可以发挥纯农业户、兼业农户与非农业户各自的比较优势,并有可能实现家庭内部劳动分配的再优化;社员的入股自愿程度、是否获得了在合作社中工作的机会、是否为复合型入股、对股份分红的满意程度、对股份合作社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是影响社员对农地股份合作社依存性的正向因素。其政策启示是,在满足区位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自主经营型"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比例,尽管前期投入较高,但从长期来看,更能够保证入股农户分享到"二次分红",并发挥更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5.
引言追求和谐完美,不只是现代人的理想,古人也同此心;不只是中国人的愿望,外国人也同此愿。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作有《理想国》,16世纪英国莫尔著《乌托邦》,18世纪英国欧文发起合作社运动,还有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和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人们总是在憧憬一个理想的世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