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唐辉  周坤  赵翠霞  李纾 《心理学报》2014,46(10):1549-1563
主流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当遵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基于“价” (value)做选择—— 挑选能直接给自己带来最大获益的选项。但决策者实际上经常会基于“值” (worth)做选择—— 挑选令自己当下吃亏或损失的选项, 并认为“值得”。为探索选择吃亏的选项究竟“值”在何处, 研究1利用情境实验操纵“基于‘值’选择”, 发现选择表面吃亏的“值”选项反而能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延迟获益。研究2a采用归纳法, 确定了吃亏选项会在“惠、善、义、法” 4个潜在维度上被决策者赋予更大的“值”; 研究2b利用测量4个潜在维度的情境测验, 以销售群体的销售绩效和主观幸福感为真实获益的衡量指标, 验证了“基于‘值’选择”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获益间存在正向的线性预测关系。研究首次为中国文化中的“吃亏是福”提供了实证证据的支持, 揭示诱使人们选择吃亏选项的是“后福”—— 赋在潜在维度上的延迟获益。  相似文献   
2.
"吃亏是福"是中国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本文首先剖析"吃亏是福"的内涵,认为"吃亏是福"心理主要指个体遇到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损失或毁坏等负性事件时所具有的一种认为自己得福的心理。然后,从文化、心理两个层面分析此现象的成因:从文化方面看,主要涉及传统福祸观的影响、中国人对福的偏爱、人我关系的亲疏程度三个方面;从心理层面看,主要涉及认知取向、心境、良知、自我防御四个方面。最后,从改变认知、调节情绪等方面做一总结,给人们自我心理保健以有益启示,从而使人们更好地应对吃亏,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吃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定的个人利益的损缺 ,换来了高于个人利益的整体利益的增进 ,这是“吃亏”的道德价值。除此之外 ,“吃亏”还有相对于“吃亏”者本人的内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 ,纯粹出自经济理性的“吃亏”,是一种明智的、深谋远虑的市场行为选择 ,而以道德理性为依据的“吃亏”,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市场经济对于人类、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之保障。同时 ,社会又要尽量少让“老实人吃亏”,特别是不能让利己主义者利用老实人的“吃亏”。  相似文献   
4.
情愿吃亏?!     
卑微 《天风》1995,(4):26-27
对于目前教会内出现的种种丑恶腐败现象,每一位真正爱神的基督徒,对此是深恶痛绝的。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天风》刊登的某些文章,揭露得不能说不彻底,话语不能说不中肯,但有些老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神。  相似文献   
5.
一提及“吃亏”两字,连邻家6岁小孩儿都会说“吃亏是福”,而在实际生活之中,真的把吃亏看成是福气的人却很少。懂得吃亏是职场道路上必修功课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