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田谷十老是楼观道早期主要的道教团,体通道观是北周时期重要的国家学术中心以及田谷十老主要活动场,所在道教史和文化史上曾起过重作用。要年来,近载过结合文献记通和实地踏勘,作者发现了田谷十老祠以及可能的通道观遗,址补一定程度上填在了史料空白。  相似文献   
2.
《轻重篇》断代问题众说纷纭,争论颇多。本文分析了各种《轻重篇》成书说法的依据,并一一进行了辨析,指出部分依据的不当之处,特别对马非百先生的部分观点和依据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初步得出《轻重篇》的成书年代绝对不会晚于汉武帝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相关成果,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在厘定古人有关认识的基础上,认定姜太公生于公元前1138年,卒于公元前1036年。  相似文献   
4.
5.
汤若望神父在崇祯12年(1639)11月呈皇帝疏中有:“天主者,天地真主;主天亦主地,主神主人亦主百物。”是“天主”译名较早文献之一。它明确界定了天主教所指“天主”的实质内涵,并阐明它完全区别于《史记·封禅书》中的八神之首的天主,亦  相似文献   
6.
道教诗歌具有重要的道教史料价值。其史料范围极为广泛 ,有些真实度非常高 ,价值非常大。特别是道教诗歌有关道士生平的资料 ,有关道士思想和感情的材料 ,有关道教修炼的材料 ,更值得重视。道教诗歌有些材料具有唯一性 ,尤为珍贵。在搜集和利用道教教诗歌材料时 ,应加强对作者和有关诗的背景材料的了解 ,要善于准确把握诗的意蕴 ,钩微抉隐 ,善于将道教诗歌资料与其他资料共同使用 ,使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真大道教史料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垣先生之《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与金元北方道教之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陈智超先生于80年代有两文论真大道教史实,光绍乃祖,创获甚多。笔者最近在阅读方志时又偶拾若干零碎材料,奈何于金元史料绝少涉猎,不能望二位先生之项背,借《中国道教》公诸同人,望有益于道门内外之研究。真大道五祖郦希诚为宗门中兴人物。其事迹可见《道家金石略》收录的1278年《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和1291年房山《重修隆阳宫碑》。袁国藩先生由清末《畿辅通志》发现延庆州《重修天居观碑》,仅有少许文字。我从天一阁藏嘉靖《隆庆州志》中发现碑文,题为《天成观碑…  相似文献   
8.
对《周礼》在官制研究中的价值,历来看法不一。因为有的认为《周礼》所载官制是西周实际存在的制度,有的则认为是向壁虚构。笔者认为,《周礼》是我国历史上一部经典著作,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其内容是我国古代一种理想官制,为传统社会官制建设和变革提供了借鉴;《周礼》是一种客观存在,实践已经证明其价值;随着考古的发现,越来越多的《周礼》史料被证实,提高了其可信度。要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很好利用,发挥《周礼》史料的应有价值,切不可轻易否定,无谓争论。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全面占领了韩国,两国佛教界的来往渐次减少,但是两国人民和佛教徒面对日本侵略者,共同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土解放的目的,于20世纪上半叶仍然不断地保持联系。本文根据现在所见民国出版的报刊,集中介绍了这方面的史料,并对这些史料做了初步的分析,指出可以分为学术性、消息报导性、政治论说性、观感、募捐五种情况。本文特别考察了沟通中韩两国佛教的重要人物如太虚、圆瑛、玉慧观等人的活动,并重点阐述了韩国佛教徒玉慧观在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及其在中韩佛教界的影响。玉慧观遇害以后,中国的佛教刊物从此再也没有韩国佛教的重要消息,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他在沟通韩中两国佛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清真南寺的历史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的清真南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真南寺于明代崇祯九年(1636)就曾有“院落较小,房屋不多的简陋寺院”。(杨耀恩:《沈阳清真南寺考略》)而清真南寺的建造和规模扩大与辽沈地区的回族望族——铁氏家族密切相关,皇太极崇政五年(1633),铁氏家族在沈阳建立南清真寺(一说是清天聪元年,即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