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启蒙论的代表人物萧萐父先生以构建中国现代性为问题意识,走进16世纪以来中国历史深处,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近四百年的学术思潮、社会风习、价值取向、审美趣味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认为中国有着自己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而提出这一启蒙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的历史根芽和结合点。只有以这一历史结合点为逻辑起点才能真正寻求到中国现代性的源头活水。本文立足于唯物史观试图在更为广阔的学术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一理论学说。通过追寻萧先生早期启蒙说的问题意识和内在理路,以对话的视角来分析早期启蒙论的理论特质以系统阐释这一理论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雏运先生的《史学方法论》一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其修订增补版是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在原书基础上所做的修改与完善。本文试从文章结构框架、内容思想、意义影响三方面来分析先生著作,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指导中国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期间,卫礼贤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对于孔子和儒学的积极评价:他大量译介中国经典,在德国起到了拓荒的作用;他的灵活阐释,拓展了儒学的接受群体;他的"中国"立场,让西方封闭的话语场内多了"他者"的声音。卫礼贤复活作为道德宗师的孔子形象,彰显儒家对道德责任的坚守,令人信服地从西方视角确证了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他的"跨界"阐释让他得以克服专业局限,为上世纪初的中西文化对话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书以人伦问题为思考主轴,重新刻画了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以及在中西古今的张力中展开的中国现代性的相关理念、主张与道路等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清晰地呈现了儒教传统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遭遇的重大问题和巨大张力,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儒学的思想方向与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5.
新文人画和实验水墨是新时代都市生活的产物,当代艺术家以都市生活为创作背景,试图通过对现代社会生活及生存状态的揭示,来表达都市人精神上的空虚迷茫或动感激情。回顾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都市化或现代性已经成为中国水墨画不断追求和发展的一个新的过程,也就是说现代水墨是在追随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成长的。  相似文献   
6.
维希留、鲍德里亚和鲍曼等西方学者认为,新技术支配的变迁速度把人类投入到更加激烈甚至彻底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境遇中,“流动性”“不确定性”“超现实性”构成现实之特点,“恐惧”构成生存的本质,在这一条件下解放政治不再可能,乌托邦必须重新定义。虽然他们提出了替代马克思解放政治计划的更激进的现代社会之技术批判,但就资本主义批判而言,仍然是现代性批判的延续。另外,他们提出的秩序的丧失、稳定性的消解、真实性的坍塌等,也正是历史唯物主义面向现时代需要回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极权主义和政治现代性--读《极权主义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是要揭示一种特殊的现代政治现象的起因和条件,探讨极权主义这个现代特有的现象的深层历史原因及其结构因素。正因为如此,她的许多观点和分析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极权主义是反犹主义、民族国家的衰落、种族主义、为扩张而扩张、资本和暴徒联盟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极权主义就是从根本上消灭人性,它反映了“我们世纪的危机”,揭示了西方文明及其价值体系的崩溃。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少年学生观念现代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英克尔斯编制的OM—12量表(修订),测查了重庆、兰州、广州等地城乡774名中小学生观念的现代化水平。结果发现:我国青少年观念处于中等现代化水平;不同城市和城乡等生活环境对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观念现代性的影响极为显著,但对高二学生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对观念现代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莘 《哲学研究》2012,(5):113-117,129
<正>一、精神问题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由者有能力认知规范世界运行的普遍法则,有能力知道自己既是被规范的对象又是认知的主体。作为对象,自由者承认自由意味着对必然性的认识;作为主体,自由者不仅强调对必然性的认识已经蕴含着主体为世界立法,而且强调世界只有在精神里才能显现自己。精神知道  相似文献   
10.
黎昕  赵妍妍 《哲学研究》2012,(5):32-41,128
<正>朱子学自12世纪创建以来,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而且先后风靡韩国、日本,逐渐成为东亚世界的主流思想。虽然朱子学自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入欧洲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未能作为一门独立学说获得长足发展①,在北美更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沉寂期,但最终在当代(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