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伦理审查质量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伦理审查质量体系的各个要素,包括法规框架,人员资质、独立性、管理和资源、审查工作的一致性和可预见性、明晰的职责流程等进行了逐一解释,同时提出质量管理环节中建立伦理委员会的内部评估机制,并定期进行独立于伦理委员会的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艳丽  戴枫 《学海》2008,10(3):120-126
效率违约理论源于霍姆斯法官的"契约选择"理论,波斯纳法官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有效率的违约"理论,后有学者正式命名为"效率违约"并得以进一步发展.该理论以科斯定理和帕雷托优势理论为基础,以社会财富最大化为价值取向.该理论的基本适用条件包括:赔偿损失具有与实际履行相当的救济效果;赔偿损失主要是对期待利益的赔偿并具有可预见性.效率违约理论自提出就遭到激烈的批判,该理论介绍到我国为时20年,赞成和反对者皆有,后者占据影响优势.该理论在我国并非一无用处,合同法完全可以吸纳其合理之处,用以完善违约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