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申谦 《四川心理科学》2014,(23):119-119
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者所必须学习的内容。作为古诗词本很而言,它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说,古诗词既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翟萍 《学海》2008,(3):185-188
庞德的第一部译著<华夏>于1915年问世.自此,其在诠释中国古诗词时所产生的误译不断地招致了翻译评论家的非议.该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造成宠德误译的原因,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和翻译的跨语言特性,将对庞德翻译文本的接受方式划分为垂直一水平式接受.通过例证,认为,正是与这一接受过程有关的变因,如审美主体(翻译者)、接受主体(接受语读者)和接受环境(接受语的民族心理)等综合因素诱发了庞德的误译.  相似文献   
3.
江南园林几乎都是私家园林。园林的主人往往是"隐于市"的文人——他们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多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于园林之中。文人们在园林中吟诗、作词、赏曲,使得诗词与园林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历史的延续,诗词对园林植物配置的描写也逐渐潜移默化了现实中的园林建设,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江南园林中植物的经典配置。因此从唐诗宋词入手,分析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翻译领域,如果忽视语用前提的重要性,就容易导致翻译失败。依照何兆熊对语用前提的定义,从意境(语境)预设、修辞预设、指称预设、文化预设四个角度对古诗词中的语用预设进行充分研究,对古诗词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突出显要的位置,一方面,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文学瑰宝,需要我们去继承和研究整理:另一方面,在中学时期学好古诗词能够为青少年进一步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高古诗词的敦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力求在理性与感性中找到平衡,在理性精神当道的时代,审美教育对于人的感性开掘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古典诗词教学应该从人的生命意识出发,关注人的感性开掘与精神还乡,实现人的完满与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学法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这一传统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表达思亲怀乡情怀、离情别绪、孤独失意之悲、永恒超越之追求的表意之象.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至今仍然在中国现代的文学艺术中传承发展着,月亮意象成了中国人一个重要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