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八仙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并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仙话。他们经常云游人间,扶贫济危,除暴安良,奖善惩恶,施药治病,济世度人。在古典文学、戏曲、绘画、雕塑作品中,不少都是以八仙为题材。在“八仙过海”、“八仙献寿”等图景中,人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神采俊雅,手持一朵荷花,飘逸脱俗的妙龄女郎,她便是八仙中唯的女仙——何仙姑。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历代神仙通鉴》等书中说,何仙姑是唐代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何泰之女,住云母溪。何仙姑出生的时候,紫云绕室,头顶生有六毫。十三岁的时候,她跟女伴人山采茶,走失了伴侣…  相似文献   
2.
<正>古人关于"神合感"精神境界的描写,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一种别具一格的令人为之低回和遐想的艺术特色。而古人关于"林泉之志、烟霞之侣"的表达,也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令人为之心向神往的自然审美境界。它们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的发展中,服饰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服饰的起源与发展早于文学,而文学的兴起和繁荣又极大地推动了服饰的发展。在古代中国,诗歌是文学的主流,是最富于想象的艺术,充满了虚幻和空灵的美;而服饰是物质性的,首先它要完成为人遮身护体的职能,在超越物质层面的功用之后,服饰也就具有了精神审美的功能,这就使文学与服饰有了彼此互映、相得益彰的融合可能。在这方面,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服饰达到了默契的呼应。  相似文献   
4.
大学时,有一位年过七旬的中文系教授经常跑到我们艺术系来玩。老头姓林,喜欢穿一件黑色的长风衣,教授古典文学,但性情并不守旧古板。他喜欢听一些比较流行的歌曲,喜欢跳快三、恰恰、探戈等节奏感强烈的交谊舞。那时候,学校的多媒体大厅,周一到周五讲座,周六周日用来举办交谊舞会。说是交谊舞会,其实还是有差别的。为了方便彼此交流,舞会慢慢有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周六是学生的天下,周日则是老师的天堂。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12月18日至21日,翼彩五台山大型文化活动全国征联评审会在五台山五峰宾馆举行。历时3个月的征集,从30000多副楹联中初选出3000副,经过16名资深的古典文学专家、诗词专家、楹联专家、佛学专家为期3天的  相似文献   
6.
移情说理论在中西方的美学及文学发展中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从移情的基本含义来看,中西方都认为是主体和对象之间构成的一种和谐的审美关系。西方的移情说,强调的是在审美欣赏活动中,将审美主体的感情移入客体,作对象化观照,从而使审美欣赏成为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中国的移情在审美观照下有其独特的内在共感体验。由于东西方思想根源的不同,审美观点、立场的差异,两者在对心与物、情与景的关系上也产生了分歧。  相似文献   
7.
王以马 《天风》1997,(11):33-34
那是在1989年阴历10月上旬的一天中午,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给人们送来了舒适的感觉。我正在房内伏案准备礼拜日的证道讲章,突然一阵响亮的自选车铃声打乱了我的沉静思索,随后传来了那邮递员熟悉的声音:“王以马,有你的信。”由于本人下肢病残,不能出去接信,由年迈的父亲出去把信接来递给我。  相似文献   
8.
《法音》2002,(5):34-34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居士,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十分精湛的造诣,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和诗人。他在从事国务活动和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曲、赋、令、汉俳、志、颂、楹联等韵文作品。这些韵文作品,是他一生爱国爱教、无私无畏的思想情怀和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是将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通过完美的文学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典范,是我国当代文学的艺术珍品,也是我国佛教界、文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值此赵朴初居士逝世二周年之际,遵照朴老生前意愿,拟将其生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