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其中有关五代史题材的剧作引人注目.而李存孝又是五代史题材中最重要的角色.脉望馆收录的这四部剧目,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李存孝的一生事迹.一生干戈戎马,却惨遭他人诬陷,在乱世之中,留下了悲剧的结局.个中因素,既有李克用的昏庸,小人的谗言,也与李存孝自身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书以人伦问题为思考主轴,重新刻画了中西问题、古今问题以及在中西古今的张力中展开的中国现代性的相关理念、主张与道路等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清晰地呈现了儒教传统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遭遇的重大问题和巨大张力,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儒学的思想方向与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3.
彭华 《孔子研究》2012,(4):108-117
汉晋、两宋、晚清民国,是蜀学发展的三次大高潮,其中两宋时期是巴蜀文化"空前"而"绝后"的高峰。眉山三苏是两宋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苏氏蜀学是两宋区域文化的璀璨成果。三苏之学思,辉煌展示了蜀学之形神与风骨。苏氏蜀学立意"打通古今",注重"融通百家",力求"会通三教",集历史文化之大成,有百科全书之气度。三苏及其蜀学,岸然而成不可超越之高峰,洵然而为后世学习之榜样。  相似文献   
4.
根据“形神统一”的文化生命结构,要从传统道德文化其“形”与其“神”两个方面的统一中去发掘存在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良资源,尤其是要去发现蕴含于其中的“古今通理”,如“中和”之道、“仁爱”之德、“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等,进而实现对优良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传统道德的继承不仅要立足现实对传统道德中具有现代价值意义的范畴、概念和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和改造,从而实现现代价值再创造,而且还应重视对承载着传统道德价值的载体(“形”)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李斯宇 《美与时代》2014,(10):12-12
创造美的城市是景观设计的目标,而历史地域文化则是城市美的源泉。在具体的延续文脉设计方法上,以保持历史和空间的连续性为原则。四种具体的设计方法是修缮、调和、对比和转化,它们都是对城市记忆“象”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在"三言"中颇为奇特。在疯狂追逐财富、情色、官位的滚滚红尘中,却出现了一个恢诡的幻想天地,又像现实世界一般,作虚幻的道德的最后审判。《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原始文献大概就是《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的序幕,通过冯梦龙的调整、增删、再创造、脱胎换骨的改造,真实地揭示了明代失意士子的生存状态,也勾勒出他们那自负自豪、愤激不平、自譬自解、无奈自慰的精神世界。《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实质是明代失意士子的一曲叙事性的慷慨悲歌。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古希腊哲学研究中应当区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和学术传统的重要性。只是在深入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下,所研究的对象才能够展现为一个明确的、富有层次和内在关联的问题域,而研究才能有效地、并且具有思想深度地展开。进一步地,本文指出,没有孤立的经典文本,只有置身于学术传统之中的活的思想,从而,这就要求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者自觉地置身于从古代延续而来的一个漫长的经典诠释传统之中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只有以此方式,我们的古希腊哲学研究才能达到真正的专业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孟德斯鸠是西学东渐过程之中的一座重镇,其影响之大自不待言。然而其崇高的思想地位与其充满矛盾与纰漏的理论体系之间却形成了令人难解的反差,并且这一反差最终还是难以逃脱思想史研究者的注意。萨拜因、弗格林、柏林、史珂拉、潘格尔与墨农分别以不同视野、不同视角与不同方式对孟氏作出了不同的解读,但是问题意识的差别导致前四位仍然难以回答孟氏崇高理论地位的来由,而古今视野的引入则使得后两位的研究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孟氏的根本问题至少是难出了自己的答案,并为进一步的反思与追问提供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丁凡 《学海》2014,(3):95-102
孟德斯鸠是西学东渐过程之中的一座重镇,其影响之大自不待言。然而其崇高的思想地位与其充满矛盾与纰漏的理论体系之间却形成了令人难解的反差,并且这一反差最终还是难以逃脱思想史研究者的注意。萨拜因、弗格林、柏林、史珂拉、潘格尔与墨农分别以不同视野、不同视角与不同方式对孟氏作出了不同的解读,但是问题意识的差别导致前四位仍然难以回答孟氏崇高理论地位的来由,而古今视野的引入则使得后两位的研究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孟氏的根本问题至少是难出了自己的答案,并为进一步的反思与追问提供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山万寿宫是道教忠孝净明道的发祥地,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于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楹联。宫内各大殿的楹联意蕴酽郁、言简意赅而又绵绵远远,读来薄厚古今,耐人寻味,别有一番警醒之意。现摘录几副,浅抒己见,以飨十方好道之士。《财神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