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峥 《天风》2008,(24):30-31
几年前的一天,我到农贸市场买菜,顺路看望了一位在附近经营副食品商店的弟兄,其情景让我至今难忘。我一进门,弟兄便起身倒茶,很是客气。喝着他倒的茶.我们谈了起来。"弟兄,你干得不错.愿上帝祝福你!"我如此祝贺.完全出于真诚.因为我知道他的商店在那一带拥有很好的口碑。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2.
企业为了促进产品推广, 不惜重金聘请名人为产品代言。已有的文献主要探究名人代言的自强型模式, 很少研究名人代言的自嘲型的表达方式。本文则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和产品差异理论探究了两种类型名人代言在不同产品情境下对消费者口碑推荐的影响。通过二手数据分析和实验法研究发现:自强型的名人代言更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享乐型产品的口碑推荐; 自嘲型的名人代言更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实用型产品的口碑推荐; 自强型的名人代言主要是通过强化其规范性影响, 进而增强消费者对享乐型产品的口碑推荐; 自嘲型的名人代言主要是通过强化其信息性影响, 进而增强消费者对实用型产品的口碑推荐。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抱怨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申跃  赵平 《心理学报》2005,37(3):397-402
不满意购买发生以后,消费者可能采取的抱怨方式并不相同。通过对冰箱、空调和洗衣机行业2966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方法对消费者抱怨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直接抱怨的消费者在品牌形象感知、满意度和再次购买倾向上都显著地高于负面口碑和沉默抵制的消费者。继而,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对抱怨行为方式的选择及影响进行解释,并指出企业应该鼓励消费者进行直接抱怨。  相似文献   
4.
口碑追加形式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口碑方向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信  陈毅文 《心理学报》2016,(6):722-732
网络购物越来越成为大众钟爱的购物方式,而网络口碑在网络购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消费者作出决策需要参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15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操纵产品网络口碑,探讨不同追加形式(不追加、追加一致和追加不一致)和口碑方向(正向、负向)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口碑方向调节追加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正向口碑组中,不追加和追加一致组购买意向显著高于追加不一致组;负向口碑组中,不追加组,追加一致组和追加不一致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还发现了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满意度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最后对商家如何管理追加口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廖以臣  许传哲  龚璇 《心理学报》2019,51(8):945-957
怀旧型情感广告是企业常用的广告策略, 现有的研究主要从怀旧广告的情感性出发, 而忽略了广告的认知性。本研究从情感处理的两个维度(情感和认知), 探究了怀旧广告和非怀旧广告在不同品牌情境下对消费者口碑传播的影响。通过二手数据和实验研究发现:对温暖型品牌而言, 怀旧(vs非怀旧)广告会降低消费者的口碑传播, 孤独感和满足感起到连续中介作用; 对效能型品牌而言, 怀旧(vs非怀旧)广告会提高消费者的口碑传播, 历史感和信任感起到连续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口碑两极分化的产品, 指那些被许多消费者评价好的同时又被其他许多消费者评价不好的产品。随着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遭受褒贬不一的口碑越来越普遍。当面临口碑两极分化的产品, 消费者如何认知? 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口碑两极分化产品的偏好? 其中间机制与边界条件是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对企业有效开展营销具有重要意义。口碑两极分化会提高消费者的购物风险感知, 引发“冲突”联想, 同时还可能使得消费者对目标产品产生感知独特性。这些特征契合了自我建构理论中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依存型自我建构个体在独特性需求、冲突解决风格与调节定向方面的行为差异, 因而自我建构是影响口碑两极分化产品偏好的重要前因变量, 且独特性需求、冲突解决风格与调节定向是三条中介路径。购物风险水平、购物任务情境、消费场合公开性以及产品类型是以上中介效应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7.
杜伟强  于春玲  赵平 《心理学报》2011,43(8):953-963
研究了论坛客观性如何影响看帖者对帖子所推荐产品的态度, 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当论坛不客观时, 看帖者对产品的态度较差, 当论坛比较客观时, 看帖者对产品的态度较好;说服知识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品牌强度、看帖者过去对品牌的满意度、跟帖者与楼主的熟悉程度会调节论坛客观性对看帖者态度的影响, 当品牌强度相对较弱、看帖者过去对品牌相对不满意、跟帖者与楼主不熟悉或跟帖者与楼主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时, 论坛客观性显著影响看帖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矛盾的消费者是如何解读多元化口碑信息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敏学  谢亭亭  冯小亮 《心理学报》2010,42(10):998-1010
以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为基础前提, 来探究消费者自身的矛盾态度与外界的多元化口碑信息之间的交互机制。通过两个现场实验发现, 消费者态度的矛盾性程度稳健地调节着消费者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和处理。具体而言, 高矛盾性的消费者由于具有显著的减少矛盾的动机, 会选择性注意外界的正面信息和态度, 而低矛盾性的消费者减少矛盾的动机并不显著, 更倾向于选择性注意外界的负面信息和态度; 另一方面, 矛盾消费者的选择性注意效应受从众压力和群体共识的影响很小, 也即那些不处于消费者选择性关注范围内的信息和态度, 即使是多数人形成的共识, 对消费者仍然不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讨了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口碑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1)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激发不同社会距离感;(2)接收高解释水平口碑时,社会距离远平台的用户购买意愿更高,接收低解释水平口碑时,社会距离近平台的用户购买意愿更高,平台类型与口碑类型在解释水平上匹配时影响力最大;(3)其机制是:口碑类型通过调节用户心理表征的解释水平对加工流畅性的影响,进而调节了“平台类型→解释水平→加工流畅性→购买意愿”这一链式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传入豫北地区距今至少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教会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老一代神职人员的相继去世等诸多原因,豫北天主教会的历史已经变得十分模糊,近年来,笔者在许多神长的大力支持下,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收集了许多口碑资料和实物资料,以期梳理四百余年来的豫北天主教会史的头绪,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空白无法弥补。笔者不揣学识浅薄,特撰短文,求教于方家。 一、天主教传入豫北时间考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天主教最早传入豫北的时间可追溯到明神宗时期,到清朝初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传入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山西传人,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