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读孤独     
孤独,是天堂,也是地狱。孤独让人行走于刀锋之上,要么崩溃,要么创造奇迹。在印第安人的传统中,一个勇士深感沮丧的时候,会进入洞  相似文献   
2.
近代哲学家对《论语》倍加关注,康有为、谭嗣同也不例外。近代哲学家对《论语》的审视和解读既围绕着中国近代社会的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展开,因而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又受制于各自的哲学观、国学观和文化观,因而呈现出差异性。一方面,作为《论语》的近代视界,康有为、谭嗣同的《论语》观带有与生俱来的时代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两人对《论语》与孔子、曾子关系的认识呈现出明显分歧,对《论语》在孔学中地位的认定和对《论语》的评价相去甚远。康有为、谭嗣同秉持不同的范式解读《论语》,建构了不同形态的《论语》观。  相似文献   
3.
对当代美国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的俗世生命伦理学思想进行中国化解读:对文化背景之差异性解读和对人伦关系的历史理解之差异性解读.在此基础上;认识允许原则及其恩氏俗世生命伦理学在中国应用中的有限性.其对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主要被人们看作是扭曲地反映社会现实或者利益关系的思想体系,或者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体系。然而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还会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物化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一种思想体系或者价值观只有物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才真正地发挥作用。研究意识形态就必须研究它如何物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它的这种社会功能可以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对教材进行生活化解读,视生活为语文的源头活水。教材解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完成与教材(作者)进行跨时代、扩时空的对话。今天看来,这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尊重学生,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方法,在课堂上多元化创造性地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学实现与文本对话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坚持“能力立意”是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教育部颁布的高考《文综考试说明》中的考核原则规定了四种能力,其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高考文综政治考查的首要目标,却是学生成绩提升的瓶颈。本文以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为例,就新课程背景下“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考核目标的理解、把握以及培养路径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古老的道教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道教必须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发挥应有的时代价值,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亦是道教自身发展的必然归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儒家经典文化典籍对世界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埃兹拉·庞德倾其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儒家经典文化。庞德《诗章》内容庞杂、内涵丰富,体现了庞德作品与中国儒家文化的深厚渊源,庞德的《诗章》等史诗架构与儒家的社会秩序性相通,庞德的功能论与儒家的正名论密切联系,其在儒家因材施教基础上推陈出新,庞德的道德仁爱与儒家的格物致知高度契合,庞德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体系的解读体现在意象、联想、情感、审美四个诗化角度。  相似文献   
9.
文艺的叙事伦理,不是传统的伦理学,也不是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观.但文艺的叙事无疑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所以,重视电影等艺术的叙事伦理建构,在当下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当电影制作者把叙事伦理作为电影创造的一个自律性追求的时候,对于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的建构将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吕小飞 《天风》2012,(4):6-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宗教的论述与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宗教的论述更加体现中央政府对宗教的积极与开放态度,必将会对今年宗教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下面我从三方面通过对比来比较、分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宗教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