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空前兴盛并日益世俗化,佛教信仰广泛地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佛菩萨信仰中,不同的神灵司职不同的领域,由于民众所遇到的生活事物不同,大都会从个人的自身利益出发去信仰某一神灵,这种信仰的流行往往也伴随着造像的产生.有时不同佛菩萨共同出现的组合,更能得到大众普遍的崇敬与膜拜,因此在民间信仰生活中,许多是以多尊像同时出现的形式来表达对神灵的祈求.本文即以地藏菩萨像为主轴,通过对石窟造像的组合形式、题记和相关文献的研究,说明地藏菩萨与西方净土信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佛教最早的壁画是阿旃多、悉耆利耶等石窟所绘之壁画,系印度笈多王朝时期的遗存。我国最早的壁画是东晋明帝于太宁元年(323)大内乐贤堂所绘的释迦佛像。我国现存最古的壁画是敦煌出土的净土变相壁画。  相似文献   
3.
肖越 《法音》2004,(9):27-34
三、阿弥陀经变相此幅曼陀罗也是豪尔德·史特多尔特(HaroldStewart)先生三十年前在京都购入的,该图为长128厘米、宽58厘米的真丝挂轴作品。曼陀罗的作者用绝佳的手笔和鲜艳的色彩生动地再现了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与《佛说阿弥陀经》的梗概,图中的极彩部分更以纯金为饰。如此华美庄严的“阿弥陀经变相图”至今仍罕为世人所知。保存曼陀罗的箱子上印有“一八六七年之色彩”的字样,据此推断该图大约创作于一百四十年前。曼陀罗的顶部正中用金粉书有“佛说阿弥陀经变相”八字。这里所谓的“变相”,是指用“开权显实”的善巧手法,将鸠摩…  相似文献   
4.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神迹观是吸引中土信众的重要手段,其中"变现""神变"观念影响尤深。唐代出现了以变相故事为对象的"转变",其记录文本即变文,其讲唱表演场所被称为"变场""戏场",并在中唐以后成为民间流行的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