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性同体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双性同体"思想为基础,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跨越性别的界限,呈现双性视角;通过探讨双性同体实现所需要的条件,即基本的译者能力、与性别他/她者的换位思考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发展的新方向及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临床经验对诊断的双重作用及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临床经验的定义、来源及指导实践过程中的意义,指出其具有促进诊断和引起误诊的双重作用,并用临床病历例子详细说明其双重作用的形式、导致结果及产生的原因。指出临床经验的双重作用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局限性,提出对经验的改造完善途径,以能充分表现出其促进诊断的作用,而最大限度降低其导致误诊的程度,发挥在临床工作中的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空间交互是人类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视角采择两大范畴。对空间交互策略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传统上集中于空间因素, 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各种社会因素, 包括个体自身的社会认知特质、交互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环境中的社会线索, 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解释。未来研究应关注社会认知与空间认知的跨领域融合, 考察更加多元的空间交互对象, 最终建立一个整合空间和社会因素的空间交互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工作嵌入(Job embeddedness)作为解释员工离职和留职的新视角, 逐渐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根据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176篇工作嵌入相关文献, 分别从研究视角、内容分析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评述工作嵌入的影响结果。基于此, 总结出6种理论视角:资源保存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工作-角色依附理论、未来时间透视视角和传染过程视角。以内容分析的方式呈现关于工作嵌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不同视角下工作嵌入影响结果的具体研究情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构建团队工作嵌入理论模型、聚焦跨文化比较下工作嵌入的溢出效应、关注工作嵌入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突出子维度差异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毅  纪婷婷 《心理科学》2021,(2):412-418
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问题对个体和社会有着巨大危害,然而人们对经济不平等却有着较高的容忍性。基于个体心理的研究证据,本文提出认知和动机双重路径模型来解释个体容忍和支持经济不平等问题。在认知路径上,个体倾向于低估当前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和将经济不平等评价为公平的;在动机路径上,个体预期经济不平等将带来自我利益的增加。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整合多重心理机制间的关系,并探索有效干预手段以增加人们对减少经济不平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问题上的争论往往涉及社会的道德与伦理。许多劳动关系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标准的争论常常会上升为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之争。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社会伦理视角深入研究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各种因素,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观念是在先于主客二分的实践(行动主义)视角下、内化于个体活动中的意识,它首先与个体活动相关,有别于仅仅在认识论视角(非时间性的上帝视角)下的意识。作为常识理性的观念、作为社会意识的观念、作为默会知识的观念、作为人的活动形式的“观念的东西”、作为赋予意义和价值评价的观念、作为“思想具体”的观念,是“观念”的六种常见用法。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一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存在前后相继的两种维度,即青年马克思以道德批判为主导,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逐渐转向以科学批判为主导。如何看待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两种维度之间的关系,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问题,学界围绕此论题存在着争论。事实上,尽管马克思的理论从道德批判转向科学批判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使以科学批判为标志的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亦并未抛弃道德批判的维度,这两种批判维度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之中,单纯强调一种批判维度而贬低甚至否定另一种,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9.
文学阅读不但能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 还能影响其心理状态。然而, 文学阅读经验是否一定能提高读者的心理理论仍然存有争议。近年来有关文学阅读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实验性探讨不断增加。鉴于此, 作者从文本体裁、测量手段和个体差异角度分析了争议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 归纳了文学阅读影响心理理论的潜在机制, 即镜像神经系统和默认网络很可能是文学阅读促进心理理论提高的重要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10.
工作反刍指在没有要求其出现的情境下, 有意识的、重复发生的工作方面的相关想法, 分为工作相关情感反刍与工作相关问题解决沉思两个维度。工作反刍对个体健康、工作及幸福感的影响有“双刃剑”效应。持续性认知理论、压力认知激活模型与认知资源视角理论, 可以解释该效应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分析影响双刃剑效应的边界条件, 寻求减少消极效应、增加积极效应的途径, 拓展其双刃剑效应心理机制的分析视角和该效应的作用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