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雅的等待     
闲暇的时候,我喜欢独自凭窗而立,这时,手拿一卷线装的古籍,默默回味着古人写下的文字,我会突然想:古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古人没有钟表和手表,古人没有电视和电话,古人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不过,古人的生活节奏也不似当今这样的快速,古人的生活节奏是舒缓而闲适的,古人的民风是质朴而醇厚的。而且,古人有着优雅的等  相似文献   
2.
友伴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源。本研究从儿童积极发展的视角探讨友伴人际品格(仁慈和公正)对儿童人际品格的影响及友伴数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检验了儿童的群体(学段、性别、是否独生)差异状况。研究采用班级同伴提名法及儿童品格调查问卷对1555名4~9年级儿童及其互提名友伴展开调查。结果发现:(1)友伴仁慈和公正显著预测所有儿童群体的仁慈和公正;(2)儿童的友伴数量更多时,友伴公正对其公正的预测作用更显著;该调节效应仅体现在初中生和男生群体上。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与具有积极品格特征的友伴交往对其积极品格的发展至关重要,且对于特定群体(如初中生、男生),与越多具有积极品质的友伴交往,其受到的积极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重提"源原之辨"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目前在研究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一些方法论上的问题,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应做到优秀传统文化("源")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要求("原")相整合。研究传统文化,就应该敬畏传统,与传统进行平等对话,而不是像有些学者那样,简单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作一一对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有关《老子》10章“载营魄抱一”的诠释,是老学史上的一段公案。它曾被古人视为“谜语”“隐语”,人们对它有着五花八门的解释,诸如魂阳魄阴、魂在肝魄在肺、神载魄抑或魄载神、形神相守不离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5.
贺荟中 《心理科学》2013,36(5):1159-1162
本文采用调查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聋校三年级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友伴网络进行2年的追踪研究,以探索友伴网络的建构及其动态发展特征。结果表明:①三年级初期,聋生在友伴网络的个体中心度与个体的外貌、成绩与年龄等个人特征有显著相关;但随年级升高,这种相关性逐渐消失。②聋生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十分稳定的中心小团体,其团体成员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③聋生在班级群体中的互选朋友关系呈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使多少观众潸然泪下;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焦波的一个影展《俺爹俺娘》,不知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致使很多人第二天便买飞机票回家看望父母。  相似文献   
7.
《交友论》与《逑友篇》分别是利玛窦与卫匡国编的论友谊的西方格言集,取材相仿,内容相近,旨趣相同,但由于年代的差别、处境的不同,又显示出局部与细节等方面的诸多差别。《交友论》没有直接引用基督教圣人话语与圣经,反而多用中国资源来解释西方格言,因利玛窦主要目标是合儒与补儒;卫匡国则直接引用了二者并且多加阐释,在序言中还公开了传教的写作目的,他的目标是超儒。二书都成为了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善恶、是非、美丑等价值观念在一个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行为和自律的标尺。古人云: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而为之,知辱而不为,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因此,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人的立身之本。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风水,是认为所谓地气可以渗入死人骨骼从而影响生者祸福的一种巫术。它是传统方术的一种。风水术虽然在理论上搀和了古人的环境经验,但更多的是以低级有神论的世界观为核心的,与科学相去甚远。如果一定要把这样与科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标榜成科学,那这样的科学就是假冒科学,通常称为伪科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方晓义 《心理学报》1995,28(4):363-370
选择小六、初二和高一学生共1040名作被试,采用十项友伴提名法,要求被试至多提名10个友伴,通过网络分析,从友伴提名数、友伴选择的双向性两个方面探讨不同年级学生友伴网络结构,结果显示,青少年平均拥有6~7个友伴,在这些友伴关系中,单向选择占明显的优势。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除个别外,均不明显;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的主效应较明显,而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的主效应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