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我们风雨同舟;20年,我们见证忠诚。为庆祝本刊创刊20周年,进一步推出精品,发现新人,思维与智慧杂志社特隆重举办"渤海杯"征文大赛。一、内容围绕"智慧人生"这一主题,通过人的成长、处世、情感、职场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展现人生的智慧。二、参赛要求(1)作品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寓理干事,言近旨远,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雅俗共赏;写作手法以记叙为主,如晤老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或有议论,如画龙点睛,适可而止;行文力戒空泛,远离说教,摒弃拼凑,杜绝抄袭。  相似文献   
2.
谈谈做礼拜     
郇容 《天风》1995,(1):36-36
“做礼拜”是信徒惯用的口头语。“礼拜”一词,同时也为外界人士所取用,如厂礼拜,大礼拜等。不过我们所说的礼拜与他们所说的涵义截然不同,我们是专指敬拜真神而言。这一词在和合本圣经中,除译为礼拜外,还有译为敬拜的,也有单译一个拜字的;在英文圣经中则一律用worship一字,笔者认为译作敬拜好。 一般教会做礼拜的仪式。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过程。”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给予孩子们的应是快乐而不是痛苫,应是发展的而不是压抑的,应是创造的而不是束缚的。  相似文献   
4.
5.
在左手食指第一节腹侧分别进行1个点、2个点和3个点的定位实验,探讨了多点定位的特点。实验发现,按单个点的定位误差来计算.1个点和3个点的定位误差无显著差异,且二者均显著地低于2个点的定位误差;在2个点的定位中,一个点的定位误差是此2个点的空间距离的函数.定位误差有随距离加大而增加的趋势;在3个点的定位中.同一个点在不同的3点组台中的定位误差无显著差异。结果指示,多点触觉定位除以受刺激的躯体部位框架为参照(基本参照)外,还受到诸刺激点构成的刺激模式(次级参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在聋童中的使用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苏永华 《心理学报》1991,24(1):109-114
本研究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9-17岁的聋童的智力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聋童智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呈非直线性,各年龄组内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中国城市版常模相比,聋童智力的发展水平要明显地低于城市正常儿童.从各年龄组均分差异来看,聋童要落后2至3个年龄段;统计检验还表明同一年龄组中,有残余听力聋童与无残余听力的聋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并不显著;测题难度和区分度分析表明,原测题排列顺序及鉴别力基本适合聋童被试,信度和效度测定表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量聋童的智力可靠而有效.  相似文献   
7.
一、比较方法的意义与界限假定一个人严肃地对待哲学,那么任何试图比较卡尔.雅斯贝尔斯与马丁.海德格尔的作法都难免显得十分可疑。也许,甚至将比较方法列入哲学工具之标准目录也显得可疑,但是,那些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们却常为这种方法所提供的巨大的解释收益而辩护。当然,对于我  相似文献   
8.
高娟  王鹏  王晓田  孙倩  刘永芳 《心理学报》2020,52(5):633-644
以福利权衡率(WTR)为利他程度的指标, 通过3个实验逐步深入地考察了得失情境下他人参照点及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表明, 得失情境并未改变被试的WTR。实验2引入他人底线、现状和目标三个参照点变量, 发现被试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 且WTR从高到低依次为他人临近底线、目标和现状; 他人临近底线时, 被试在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 而他人临近现状和目标时, 个体在得失情境下的WTR无显著差异。实验3进一步引入心理距离变量, 发现心理距离较近他人的WTR高于较远他人, 且与得失情境和参照点发生了复杂的交互效应, 得失情境的主效应消失了, 但总体上并未改变实验2发现的参照点效应。这些结果对于更深入地理解得失不对称效应、三参照点理论及社会折扣和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研究的相关发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公平判断是人们对自己收入所得公平与否的主观评价。通过对参照点和收入金额的控制,探讨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对收入分配公平判断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1)民众的收入公平判断受参照点的影响,在有参照点的情景下比无参照点情景下更感觉不公平;(2)不同工资水平下,民众的公平判断具有显著差异,而且民众对低于平均工资的“受损”比高于平均工资同等金额的“受益”赋予的公平感的权重更大,即存在得失感受的不对称;(3)不同的工资参照点、多得和少得的分配结果共同影响民众的公平判断,即损失规避在参照依赖对公平判断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声高  钭晓东 《学海》2022,(4):70-79
建设海洋强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具备涉海纠纷化解规则的立法支撑。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立法中虽已确立,但是鉴于涉海侵权时空的特殊性,在涉海纠纷化解最为关键的证明环节,仍然存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难以契合司法适用的难题。因此,有必要从立法适用、侵权性质和规则适用三个维度识别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以海洋环境侵权“二阶性”的时间逻辑来分层适用证明责任,并以层次化的证明责任分配主体来设定比例降格的证明标准,实现证明责任分层与证明标准降格的契合,以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