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诗性"与"思性"的区分,是西方二元思维的产物,与西方反思传统思维的现代思潮密切相关。受西方文化思潮与思维方式影响,中国诗学思维研究大量借用西方"诗性思维"和"思性思维"的概念,给中国诗学思维研究造成干扰。中国诗学思维研究应当走出一条区别于西方汉学的研究中国诗学思维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礼记.乐记》比较客观地透露出史前巫俗文化的遗痕,尤其是在"原始思维"主导下的"天人同构"意识、"相而见其征"的做法、"天人合一"的精神、"实用主义"的品质、"拟比推理"的实施方式等方面,揭示出巫俗文化的原始特质,对后世的文艺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鹤丹 《周易研究》2007,4(2):80-88
有学者依据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理论,认为《易经》属于原始思维。但事实上,《易经》无论从创作时代还是思维内容上都与原始思维有着本质上不同,《易经》包含着原始思维所不具备的理性思维。之所以误解《易经》为原始思维,主要是投有真正理解《易经》的“立象以尽意”的思维表达方式。《易经》以其意象表达了辩证、整体的宇宙观,并以此指导现实的人世生活,开创了中国人“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4.
支媛  汪萍 《美与时代》2013,(7):49-51
水族人的祭石习俗由来已久并代代相传,它是水族先民原始思维外在形态的显现,作为水族族群集体无意识的具象表现形式,其与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形成紧密相关。一水族人对石头的崇拜由来已久,如今可见之水族祭石习俗便是这种石崇拜心理最集中的表现。水族人十分崇拜石头,他们把石头看作是族群的保护神。水族的祭石习俗形式多样,有重大的祭"霞石"仪式,还有"拜谬"、"立邑"、"拜善"等等。"拜谬"即水语的"拜岩菩萨","立邑"即"拜山神","拜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中国古代构造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称为缘象比附,并将缘象比附的种类分 理为数字比附、秩序比附、时空比附、属性比附、符号比附和异象比附。作者认为,由于工商业的不 够发达,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思维的“互渗律”在古代中国没有完全消失,而是通过缘象比附的 思维方式继续延续。作者也指出了缘象比附对原始思维的超越。 缘象比附是中国科学精神形成的巨大障碍,在今天仍有残存,必须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