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个世界是什么?是为什么而存在的? 我又是什么?为什么不偏不倚、不早不晚,恰在这个时段来到这个空间?  相似文献   
2.
清空回收站     
对于别人的错误之处,我们都习惯在头脑“回收站”里留下案底,以便哪天这个人再度犯错的时候可拿来作“参考”、作“根据”,看是不是能够原谅,这是法治社会为人类制定的一套准则。原谅一个人的过错不难,因为原谅不需要“用力”,忘记一个人的过错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删除”很难彻底,即使是电脑,程序被删除后还是会有零星记录残留在硬盘某处,更何况是有情绪的人,当然更不容易将别人的错删除。不论你有多大方,不论你脾气有多好,不论你怎样说服自己不去计较,这个人的过错总会在最紧要的关头涌上心头,所有不愉快的过去会一幕一幕自动在你眼前…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2012,(5):90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4月28日,农历四月初八,是传统的佛诞日,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系列活动,纪念释迦牟尼佛圣诞。活动由浴佛法会、祝圣普佛法会、释迦佛圣诞梵乐慈善晚会暨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北朝时期,宗教界流传一个佛道相诤的故事。北魏昙鸾法师,往梁朝勾容山(今江苏勾容县茅山)访问道教华阳隐居陶弘景,请求长生之术,弘景赠以仙方十卷。昙鸾回到北方,路经洛阳,恰遇印度来的大翻译家三藏法师菩提流支,于是问流支佛教中有无长生不死之法,胜过东土仙经否?流支说:“此方何尝有长生之术,纵使长年,少时不死,但终久脱不了轮回三界。”乃授之以《观无量寿佛经》。昙驾顶礼接受,当时把十卷仙方用火焚烧,专心研学《观经》,到汾并各地弘扬净土教义,广集徒众,成为净土宗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5.
郭昭亮 《法音》2015,(2):15-17
<正>一、引言从步入大学的殿堂,到深入到力学研究的领域,十数年来,有两样东西始终伴随着我,一是佛法,一是科学。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东西,一直胶溶在我心中,分不清是科学影响了对佛法的理解,还是佛法影响了对科学的追求。读经时,有"会心一笑";做研究时,也有"原来如此"。科学研究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对佛法的践行,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如《楞严经》中所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即便  相似文献   
6.
曲立伟 《现代哲学》2016,(2):96-102
印欧语系的系词关联着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根本经验。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与存在"之争仅仅是一个哲学翻译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潜藏着古典哲学中的"存在论差异"基本结构。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论差异问题,为我们重新审视在汉语学界盛行已久的是与存在之争提供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普正 《法音》2004,(3):21-21
本刊讯2月28日,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率“香港佛教及各界迎请佛指舍利瞻礼大会”筹委会一行16人抵京,29日上午,代表团拜会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会长一诚法师、副会长圣辉法师等的热情接待。代表团此次来访,旨在与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佛教协会磋商确定,于今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  相似文献   
8.
这是个有趣的话题。一种人认为山的后面是水。水边是青青的小草、一望无际的原野、满山遍野的鲜花、心中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分析矛盾的方法论述了中印佛学心性论的区别、来源及其命运,并对密宗、禅宗提出了新的看法。印度佛学创立于公元前五世纪,在印度国土上延续了近一千七百年。然而到公元七世纪,它已达到顶峰,自是以后便走向衰微,至公元十三世纪初,几于绝迹。  相似文献   
10.
华严学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潮,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文殊师利菩萨①的道场。华严学因五台山而获得更广泛的流传,五台山因华严学而更著名于世。这篇短文,拟简要地谈谈华严学与五台山的关系。一《华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