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仝道章哈吉归真本刊讯旅居美国亚历桑那州凤皇城的我国穆斯林学者闪目氏·仝道章哈吉于1995年8月23日在其寓所归真,享年75岁。道章先生是安徽省和县人,在南京长大,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后长期在东南亚最大的华文报纸──《南洋商报》任总编辑。...  相似文献   
2.
2016年12月15—1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办,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协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东海大学、鲁汶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的3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刘笑敢教授和鲁汶大学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作主题演讲。与会学者就“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出土简帛与先秦诸子的研究”“先秦诸子的论辩与交锋”和“先秦诸子哲学在后世的发展”等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严锡禹 《天风》2018,(10):31-31
米怜在短短九年的传教生涯中,忠实执行马礼逊制定的政策,苦心经营南洋传教基地。南洋传教基地的建立,是马礼逊和米怜鉴于清政府严厉禁教,难以在中国内地开展传教工作,不得已选择南洋华人比较多的地方建立一个基地,以便培养华人传道,由他们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为此,1814年,米怜赴南洋考察,在取得马礼逊的同意后,决定在马六甲建立基地。基地于1815年建立,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办学校、办印刷所、办刊物和慈善。本期我们介绍米怜所办的期刊。  相似文献   
4.
陈嘉庚,1874年出生于福建同安集美,17岁去南洋。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将7000元的投资,扩大到资本近1200万元,成为南洋华侨中的大擘,被誉为橡胶大王。  相似文献   
5.
书讯     
《悲越天山》第二版已经被宁夏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9月出版。这是一本全面反映东干人社会,历史生活的作品。是用文学的语言来描绘这段悲壮的历史。修改版中加入了作者描写乌兹别克斯坦的东干人的篇章。《南洋散记》是记录了作者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盛宣怀人才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礼恒 《学海》2002,(6):127-130
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企业家盛宣怀 ,不仅曾就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诸问题提出了诸多主张 ,而且采取许多切实措施 ,培养、重用人才。他的完整的人才思想独具特色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其一生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9,(2)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的陷落,对于日伪双方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象征资源。为了利用这一象征资源,汪伪当局预先谋划了一场政治庆典,而后在日伪的合谋下,又升级为一场覆盖城乡、人人参与、形式多样的政治运动。通过这一运动,汪伪的政治动员机制趋于完善,汪伪的奠基神话也更为丰满。由此,汪伪政权开始了对民众进行"精神总动员"的庆典政治时代。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半叶,东南亚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的学术课题,各国学者专家们从政治、经济、社会、风俗、文化、文学、戏剧、教育等多元角度对海外华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也发表和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和书籍。在众多的研究范畴中,作为  相似文献   
9.
余静 《学海》2004,(4):195-198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作为中国近代的民族企业 ,为了自身的发展 ,开展了一系列树立、美化企业形象、调节内外关系、减少企业发展阻碍的活动。它在没有公共关系理论的指导下 ,实践了公共关系的职能 ,体现了中国近代企业在积极尝试使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杨朝明 《孔子研究》2011,(5):127-128
孔祥林先生新著《世界孔子庙研究》于2011年3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舨。全书73万字、1300多幅图片,共分六编,前四编分别详细研究了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的孔子庙历史、制度及现状;第五编研究南洋与西方的孔子纪念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