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道家内丹功是气功界流行的颇具吸引力的上乘功法,运用于多家气功中,道家内丹流派随历史的发展,有所继承和发扬,虽然道教在近代急剧衰落,但道教内丹修炼精华有所发展,它是随着气功的发展而发展,道教南宗、北宗、中派、西派、东派八万四千道法。现本文重点阐述内丹南、北、东、西、中,以及三丰丹派、老华山派等,使大家对内丹流派及发展史有所了解,这对当今气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一、道家内丹流派派别1、南派以张伯端为宗祖的全真道中的南派内丹流派。主要流行于南宋,以修炼内丹为宗旨,下分清修与阴阳双修两派。清修派以石泰、…  相似文献   
2.
宋元南宗阴阳双修的代表人物和经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代表人物和经诀,勾勒宋元南宗阴阳双修丹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内容。早期的《悟真篇》阴阳双修注释以翁葆光注为代表。早期的钟吕金丹派阴阳双修经诀有《钟吕传道集》等。内证和外证皆表明,钟吕金丹派南宗的建立者白玉蟾传授并实践阴阳双修。南宋还有紫团真人等几位钟吕金丹派南宗阴阳双修丹家。陈致虚确立了全真教南宗的阴阳双修丹法。  相似文献   
3.
宋时,以张伯端开的全真南宗延续五代,“南宗五祖,天台山几乎统辖江南道教。至元代,全真北宗开始向江南传播。南北两宗本是同宗同源,仅是炼养方法略有不同和因宋、金统治地域而分南北,得到元统治者的支持,发展较快;而南宗“性命双修”继承中国传统隐逸仙学,大都隐居山林清修,与上层社会极少交往,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自元代中叶开始,南宗逐渐与北宗融合。元末由陈致虚的努力,两宗统归全真道。  相似文献   
4.
徐文臻 《中国宗教》2018,(11):64-65
在历史上,中越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多元宗教融合共生的宗教生态及相近似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都是两国宗教领域交流的有利因素,继续推动两国佛教界在内的备宗教的交流合作,可以增进两国民众友好感情,巩固双边关系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5.
净因 《法音》2002,(2):3-13
2002年第2期总第210期惠能(638—713)开创的南宗之所以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各宗派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派,学者一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南宗因五祖弘忍将衣钵传给了惠能,因而取得了正统地位之后犤1犦,在士族政治经济力量被削弱、传统佛教思想遭到挫折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局部的思想解放运动犤2犦。在这次运动中,惠能通过对传统禅法进行变革与创新犤3犦,使之更能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融合犤4犦,其结果是把外来文化的佛教成功改造成为适应中国社会条件和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中国化佛教犤5犦,从而把…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其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变化,至中晚唐逐步趋于成熟。由于唐宋文化的嬗变,道教学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原来风靡一时的外丹服食说日趋衰落,内丹学说日趋兴盛。宋金时期,内丹学说更加兴盛,名家辈出,其标志就是所谓南、北宗的分立。一、南宗思想溯源南宗,始于宋张伯端,“其学先命而后性”,主流“始于太上老君,而盛于吕祖,溯其源:少阳帝君得老君之传也,两传而得吕祖云,吕祖传刘海蟾而开南宗”。  相似文献   
7.
左启 《佛学研究》2004,(1):175-182
文章以晚唐文学家李商隐的《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铭》为线索,着重就慧义寺的历史沿革和“四证堂”所奉四位高僧之间的关系以及禅宗南宗同慧义寺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先性后命与先命后性——道教南北宗内丹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道教学界一直有一个传统的说法 :道教内丹学北宗丹法次序是“先性后命” ,南宗则是“先命后性”。本文通过比较辨析南北二宗代表性丹经后认为 :所谓“先性后命”和“先命后性”的差异是由于人们混淆了两宗丹经中的术语概念而造成的误解 ,其实并非两宗丹法本身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元明以降,由北宋张伯端初起端绪,至南宋白玉蟾集其大成的一系道教传承,习惯上被称为“道家南宗”或钟吕金丹道“南宗”。如果按照中国学术综核名实的传统来考究,这个称谓是名副其实的,称宗立派的冠名方式是被普遍接受的,以致历史记载中从未发现任何异议。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贞元十六、七年间从洛阳圣善寺和尚法凝学禅,是其与禅结缘的开始,对其思想走向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关于这一早年经历,白居易在其作品《八渐偈》及序中作了比较明确的交代,但由于禅宗历史传承的扑朔迷离及偈子本身内容难以确诂,对白居易早年所学究竟为北宗禅法还是南宗禅法的看法,在当今文化介入文学研究的热潮中,成了一桩莫衷一是、难以定论的学术公案。不过,通过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禅宗史的发展流变及南、北二宗与当时皇权的分际离合而对信教人士之影响等相关史料,结合《八渐偈》自身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义理,可以得出白居易早年所学为南宗禅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