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1月,鲁岐博士和爱人富力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放弃了突出贡献专家津贴等优厚待遇,离开任教十多年的吉林农业大学中医学院,带着创业梦想和Rg3实验室成果,举家来到了大连开发区,成立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了自主创业之旅。人参皂苷Rg3是国际医药界公认的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活性成分。鲁歧、富力夫妇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验,耗资近千万元,创造性地发明了Rg3提纯工艺,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无可争议地走在了  相似文献   
2.
微语录     
1幸福不是你开着多么豪华的车,而是你能开着车平安到家。幸福不是你的爱人有多漂亮,而是爱人的笑容有多灿烂。幸福不是在你成功时的喝彩声有多热烈,而是在你失意时有个声音对你说"朋友,千万别倒下"。2读书多,方恨少。一本好书,要读懂,却不易。好书都是迷宫,你要按图索骥,读懂一本书,却要另外再读十余本书,以此类推,如杂乱的线团,你想理顺它,却越扯越多。对于那些清如白开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命与医疗的角度,分析了中古时期社会大众对佛教僧尼在罹患疾病时所提供的医药供养,并追溯这种供养行为受到了印度佛教所提倡的“病者受药、施者得福”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医药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以"附魅"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巫术和"拜祖师"是其神秘化的主要手段。"附魅"缔造了权威,维护了受业者的既得利益,并为执业人员带来便利。近代科学以其精确性和实证性为传统医药文化的"祛魅"提供了契机。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医药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返魅"现象。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作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观念形态 ,既为文化系统中的诸种学科作逻辑上、理论上的论证 ,又为其提供宇宙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凝聚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民族精神”之荟萃 ,从而居于文化系统的最高层次。毫无疑问 ,不同的民族 ,自有不同的哲学。在富有早熟、丰富、深刻之特征的中国古典哲学中 ,不仅可以触摸到华夏民族思想发展的脉搏 ,亦可探索到华夏民族思维的特色。中国古典哲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各种学科的理论基石。中国古典哲学以其独特的范畴体系 ,为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和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之网…  相似文献   
7.
佛教医学是佛教哲学融摄了印度医学而成的具有独特医学体系的宗教医学。中国佛教医学是佛教医学和中国医学相互融合的医药学。以其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丰富的医疗经验、特殊的诊疗方法、宝贵的单验秘方、奇妙的气功疗法和优秀的养生保健之法,对于治疗人的心身疾病,促进人的健康长寿,乃至开发人体潜能,都有不可思议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因此说,它是佛教文化的精华、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文明成果、世界医药文化中的宝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研究、开发、实用等价值。而五台山佛教医药研究所就是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施医舍药、治病救人、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虚假医药广告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的虚假广告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对社会的侵害与污染极为严重。这些非法广告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和执行不严格,一方面是医药卫生领域和广告传媒领域职业道德的缺失。医药信息关系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清除带有虚假成分的医药广告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勤劳、朴实、智慧的西藏人民,在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在生产劳动中,不仅创造了优美的民族文化,也创造了多彩的科学技术.今天给人们印象最深刻、影响最大的是西藏建筑的魅力和藏医药的神奇.  相似文献   
10.
<正>道教认为"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历来十分重视具有济世活人之功效的医术,作为道教问道修仙之重要途径的斩三尸,其过程与内容也体现了与医药养生学千丝万缕的联系。三尸又叫三尸神或三尸虫,也叫"三彭"或"三虫",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下尸三虫,所以称为"三尸九虫"。三尸虫中之上尸名青姑,中尸名白姑,下尸名血姑,或言上尸称彭踞,中尸称彭踬,下尸称彭矫。九虫则指伏虫、回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