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方法的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方法的改革初探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24)申咏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太原030012)王建霞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医疗卫生战线培养输送人才的任务,是良好医德形成的摇篮,她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培养具有早期性、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是医...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通讯》2018,(1):F0004-F0004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于1992年成立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中心大楼于1998年投入使用,是国内最大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专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门诊大楼。中心汇集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咨询和精神卫生方面专家,针对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等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原为中央医院,建立于1918年,位于北京市阜内大街,是我国第一所自己创建的综合医院,首任院长由中华医学会第一任会长,著名热带病学专家伍连德博士担任。1945更名为中和医院,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接管后更名为中央人民医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人民医院,1958年人民医院划时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称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0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4.
《约束大医院无限扩张的冲动》(杜治政)一文在《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年第11期发表后,引起各方的关注。《健康报》理论部主任李瑜来电说:这篇文章写得比较深刻,反映了当前我国卫生改革中一个亟待引起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健康报》并于2005年12月29日第11版几乎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原大连市卫生局局长杜力群同志认为此文道出了当前卫生改革的要害;加籍华人学者、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许志伟读了此文后说:如果中国大型医院再这样无限扩展下去,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医疗的公平性、社区医疗加强、医疗费用的降低,都无从谈起;香…  相似文献   
5.
壬申医学社是民国时期由河北省立医学院学生发起组织的一个医疗卫生社团.该社通过发行<壬申医学>、举办演讲等途径探讨中西医学理论,宣传有关医疗平民化、军事医疗改革等方面的主张.抗战爆发后,壬中医学社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的同时,参加救护队开展抗日医疗救护活动,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消消气吧     
现在人火气大。为什么呢?天热,过得又不如意。生气就是对自己的迫害,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消消气吧,就算是为了健康。平时常听人说,你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气得咬牙切齿,气得七窍生烟,气得火冒三丈。还有那个气啊,不打一处来。人真会被气死吗?生气引发心律不齐,容易致命。如果有心脏病,就更加不能气。因为生气,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造成猝死。猝死了,连存折的密码都来不及告诉家人。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的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学质量未能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缺乏科学、全面、系统的教学效果评估,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对教学质量的改进。 本文从医学院实际出发,对应用统计软件定量评估医学教学质量,辅助确定教学改进计划进行了初步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开设创造学课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创造是人类语言中最富魅力的词汇,它以无与伦比的巨大动力驱动着人类历史车轮的前进。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的历史。当今席卷全球的经济技术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创造的世纪需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在医学院校开设创造学课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创造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笔者仅就中国医科大学96级学生开设创造学课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此作些探讨。1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创造学课的必要性1.1知识经济需要创造型人才。90年代以来,世界…  相似文献   
9.
以档案资料和历史文献为基础,记述中国儿科大家高镜朗的医学人生,并通过梳理和总结他的学术成长经历,展现其行医济世、以医强国的人生追求与抱负,进而从临床治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四个方面,阐述他为新中国儿科医学事业的创设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西医学传入中国后发展历程的几个阶段,先以教会医学校的方式发展,进而开始了自办医学校的过程并且通过收回教育主权的运动,以及颁布一系列医学校建立标准,使国内私立医学校的整顿逐步完成,最后指出民国政府在建立医学院并培养医学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