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画藏     
君冈 《佛教文化》1995,(2):49-49
《佛陀十大弟子》是《佛教画藏》中的一函。一函十册,每册说一个弟子的故事。 一般读者对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比较熟悉,对十大弟子了解的人恐怕要少得多。 佛在世时弟子极多,有名又有成就的是十位。他们各自都有突出的本领,概括起来四句话是:“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那律天眼波离成,阿难多闻密行罗。”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蒙古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联系古代蒙古狩猎社会文化,探究了蒙古古代只勒都、主格黎这两个极其密切关系的词语,认为只勒都是古代狩猎社会信仰的一个重要习俗;而主格黎却是以向祖先和腾格里(天)供奉猎物福禄的只勒都而体现的父权制全体血缘宗族所参加的祭祀。同时,还基于只勒都和主格黎的词根、词源演变,提出并解释了两者在蒙古古代祭祀文化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于成 《世界哲学》2023,(3):101-111
人类经历了从传统影像到概念化影像再到技术影像的演进历程。弗卢塞尔把摄影装置作为生产技术影像的起点和装置社会的原型。通过批判摄影装置,本文揭示出自动装置与技术影像的联合,强化着主客关系的世界观与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历史进程。人如果深陷在这一进程中,就会遵循装置程序的自动化逻辑,成为装置社会自我反馈中的环节;人的思想、感觉、欲望和行动,就会成为装置所处理的资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终将被装置奴役。鉴于装置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不断产生新意义的可能性,人可以达成与装置相互利用、相互博弈的共存关系,在与装置共同创造新意义的过程中保持自由。  相似文献   
4.
梅谦立 《现代哲学》2007,(3):112-119
法国现代哲学把伦理学作为一个核心问题。在现象学的框架之下,勒维纳斯和利科重新思考了主体的自由及其责任。该文简单地介绍这两位哲学家的基本观念。勒维纳斯比较强调个人对他人的无限伦理责任,而利科更强调美德,把它当作为伦理生活的出发点。虽然这些伦理立场不同而很难协调,可是它们都提供很必要的资源来思考现代伦理生活所面的困境和它的未来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王七弟 《天风》1994,(7):36-36
记得有首歌叫做《信自己》,非常流行,为不少人所喜爱。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唯我是尊的社会里,圣经里竟有一句话讲:“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这句话对于初信的人来说不可理解,对于不信的人来说更加不可思议。我中学的老师及许多不信的同学都拿这句话来嘲笑、讽刺基督教,认为基督教是愚昧的、落后的、软弱的、消极的宗教。其实不然,这句话放在这里,用的不是它字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信仰词汇     
单信 《天风》1994,(12):45-45
基督徒 “他是基督徒,是不会撒谎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基督徒”这名字在今天差不多已经成为一种“诚实”、“爱心”、“宽容”等美德的代名词了。这自然与基督徒自身在生活上美好言行是分不开的。但是,大概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基督徒)可能并不知道,“基督徒”  相似文献   
7.
大写他者的发生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一兵 《学海》2004,(4):43-49
本文主要讨论了西方思想史上出现的他者 (他人 )学说的历史线索。作者认为 ,他者思想最早发端于一种存在论上的逻辑辨识 ,而后转隐为一种更深的神学指认和伦理学中的善恶双重他者。接着 ,文章分析了存在主义哲学 ,特别是海德格尔和萨特的他人理论 ,以及勒维纳斯笔下那种由无脸他人的面貌构成的大写他者理论。  相似文献   
8.
范·弗拉森语义经验论的自然规律,从反实在论立场揭示传统“自然规律”观的意蕴,并从语义的经验的适当性与对称性方案出发以解决自然规律面临的推理与识别问题,彰显西方科学哲学领域中自然规律独特的语义学意义。但是,范·弗拉森的观点有失偏颇,片面强调逻辑分析而割裂了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充分联系,具有隐约主客互动论走向却显示不可知论、主观主义倾向。本文主张走向一种充分主客互动论的自然规律建构观,阐明其彰显主客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空间的特定意涵。  相似文献   
9.
人言可畏吗?     
吉学军 《天风》1997,(7):32-32
常言道:人言可畏,流言销骨。 对于基督徒来说,人言可畏亦不可畏。面对人家攻击论断,乍听起来,实在不悦,令人沮丧。但心平气和地想一想,人家若说得对,感谢还来不及,还敢气恼?如果纯粹是流言蜚语,恶意中伤,那有什么可怕呢?一笑了之。因为别人攻击论断我,不会减少我什么,我就是我;别人吹捧夸奖我,也不会增加我什么,我还是我。最后审判权在天父手中,我又何怕之有?何忧之有?  相似文献   
10.
《维摩诘所说经》是大乘经中又一部很有影响的经典,在中国佛教史上此经一译再译,先后有七种译本,现存的有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六卷。其中以姚秦弘始八年(406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大寺“与义学沙门千二百人”译出的《维摩诘所说经》最著名。此经译出之后,备受中国佛教学界的重视,疏注此经的著作层出不穷,不下三四十种,其作者中的许多人都是影响一代的名僧,如南北朝时代的僧肇,道生;隋代的净影寺慧远,中国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唐初名僧、三论完的创始人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