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今年35岁的华人小伙子谢家华,从小跟随父母在美国旧金山市长大,家境虽然十分优越,但父辈创业的艰辛,激励着他一定要自己干一番事业。从上小学开始,他就一直很用功,16岁时便轻松考入哈佛大学主修计算机,19岁时,顺利拿到了哈佛大学毕业证。其间,多次参加学校电脑操作大赛,并屡夺冠军,成为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2.
记者:您是一位法师.《功夫熊猫》是一部美国好莱坞大片,您当初怎么想到埔这样一部电影来讲禅? 宗舜法师:这要从佛教修行的理解谈起。如果我们把修行单纯理解为“诵经”、“打坐”、“念佛”,而不能体会到生活每一个细节中的禅意,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自在,基本上可以说学佛学得非常呆板、单调。净慧老和尚曾经讲过,要把信仰落实于生活...  相似文献   
3.
当你参加一个有很多业界人士出席的交流会议时,你往往习惯于和你原本就很熟悉的人交流,至少可以更自如地与同自己从事类似商业活动的同行交流,因为你和他们拥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和相似的表达方式。本文遗憾地告诉你,尽管这些熟悉的朋友能让你在新的环境中相处自如,  相似文献   
4.
王重阳的丹诗《四得颂》,揭示丹道的入手要诀和诸家丹法的基本修炼程序。《四得颂》诗云:得汞阴消尽,得铅阳自团,得命颠倒至,得性见金丹。首先讲"得汞阴消尽"一句,汞属离(),为火,乃心中阴精,又称木液、青龙髓,即人之元神。元神为先天之神,识神为后天之神;先天  相似文献   
5.
朱熹与陆九渊易学论争的理学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是宋代思想家展开思想交流的公共话语.南宋朱熹与陆九渊的易学论争足理学阵营内的思想讨论.朱陆的易学论争,既表现了二人修养功夫进路,也就是功夫与本体关系的分歧,又体现了程朱理学与陆氏心学对儒学本真精神--道统的体认分野.朱陆二人的易学分歧最终指向的是程朱学派与心学学派不同的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6.
胡勇 《孔子研究》2012,(2):59-67
静坐作为宋明新儒学的一贯功夫,受到二程以来诸儒的重视,是他们为学教人的下手功夫。在阳明心学的发展中,静坐曾作为他中年教学的重要方法,对静坐功夫的本质、作用和流弊,阳明都有着深刻而独特的体认,在诸多方面与最为重视静坐法门的朱熹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二人在"本体"论上的根本差异,使得他们的静坐功夫论思想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虽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武当武术也将让更多的洋弟子实现他们对功夫的梦想。武当山不仅是道教玄帝信仰的祖庭,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故乡,太极张三丰的故事家喻户晓,"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有口皆碑。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传统道教文化的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和"浩然之气"相关的两段早期文献为中心,研究二程兄弟对这两段语录的不同诠释,并且以此观察其中体现出的二程在修养功夫方面的不同偏向:程颐的功夫有层次清晰的内外之分,其对主一持敬的特别强调是程颢所没有的;程颐将浩然之气理解为积累而成,而程颢理解为去私保全.以这些分歧作为依据,对于一些不明归属的二...  相似文献   
9.
夏云 《中国宗教》2012,(5):41-44
他社会事务繁多仍然坚持早晚功课、静坐存想、斋戒等道教修炼的基本功夫,对"处喧见寂"之趣、"出有入无"之机明见洞悉。作为身处闹市红尘、在现代都市里修行悟道的出家人,他何以能练就如此清静功夫?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道教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为中国道教学院的执教老师,他对于道教人才培养的看法怎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对朱子关于心、性的结构及其关系的学说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按照传统理解,朱子属于理学,阳明属于心学;在理学中心、性是分离的,而在心学中心即是性。这种见解大体不误,能够揭示两派的特点。可是,也有一些当代学者称朱子哲学为心学,如中国的钱穆先生、美国的狄百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