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感剥夺会阻碍工作记忆中的转换功能,但对工作记忆中刷新功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据此,本文通过两个实验来探究控制感剥夺对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相较于基线水平,无论是通过行为无助任务(实验1)还是通过信息无助任务(实验2)操纵的稳定控制感剥夺均未阻碍随后的刷新任务;但在不稳定控制感剥夺的条件下(实验2),刷新任务的成绩显著降低。这表明,控制感剥夺对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影响依赖于对其操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方小平  何华 《心理科学》2012,35(1):129-134
本研究采用数字STROOP、局部-整体图形转换和色点位置刷新三种研究范式检测了40名攻击性初中生的抑制控制、任务转换和信息刷新三种执行功能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攻击性初中生的抑制控制能力、任务转换能力和信息刷新能力均差于非攻击性初中生。外部攻击型初中生的抑制控制能力、任务转换能力和信息刷新能力均差于非攻击性初中生。而关系攻击型初中生与非攻击性初中生和外部攻击型初中生在执行功能的三种成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执行功能水平可能介于非攻击性初中生和外部攻击初中生之间。  相似文献   
3.
人们能够优先处理工作记忆中更有价值的信息,可能是因为人们在工作记忆维持阶段优先刷新了这些信息。那么,人们是如何优先刷新这些信息的呢?本文通过价值导向的记忆范式操纵信息的价值,结合点探测任务(实验1和实验2)和空白屏范式(实验3)考察了价值导向的注意刷新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高价值项目的记忆成绩优于低价值项目;(2)不论项目是同时还是继时呈现,相比低价值项目,高价值项目对应位置的点探测反应时显著更快;(3)相比低价值项目,被试在高价值项目对应位置的注视频率显著更高。上述结果表明,价值能够引导注意刷新;价值导向的注意刷新可能是通过增加高价值信息的刷新频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儿童执行功能对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数点数广度任务(C-span)、Stroop任务、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测查儿童的执行功能,用《小学儿童数学能力测查量表》(一年级)、《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量》分别测查儿童的数学能力和智力,对6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执行功能(抑制、转换、刷新)和数学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数学能力与执行功能任务测量都有显著相关,抑制、转换和刷新都分别对数学能力存在显著回归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执行功能及其对儿童数学能力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抑制控制、转换和刷新都能对数学能力产生直接影响,但抑制控制还通过转换和刷新对数学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说明儿童数学能力的认知差异,主要在于抑制控制能力的差异,而抑制控制的差异又导致转换和刷新能力表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维系社会稳定和谐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认知控制的子成分(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和工作记忆刷新)与客观风险对信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在控制客观风险高低的同时,分别对刺激—反应一致性、任务转换和工作记忆负载进行操纵,进而考察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刷新和客观风险对信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控制在反应时上表现出差异,刺激—反应一致条件下被试做出信任的反应时更快;认知灵活性和工作记忆刷新在信任率上表现出差异,不转换条件和低工作记忆负载条件下被试的信任率更高。结果表明,抑制控制主要影响反应组织过程,即为了解决反应冲突而需要更长时间做出反应;认知灵活性和工作记忆刷新则会影响个体的信任决策过程,决定了个体的信任行为表现。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客观风险高低表现出跨情景一致性,即三个实验中高风险条件下信任率均显著低于低风险条件,表明客观风险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研究探讨了认知控制三个子成分和客观风险高低对信任行为产生影响的加工机制,对现实生活中的信任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比较了口吃者和非口吃者在色点位置刷新任务的同时重复双声词和叠韵词的反应时和口吃频率。结果表明,口吃者和非口吃者加工叠韵词比加工双声词均需要更多的刷新功能。研究结果支持了口吃的"内在修正假说",对口吃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何华  李凌云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08,31(2):353-355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执行功能进行测试和训练,探究小学五年级学生注意转换能力、记忆刷新能力和抑制优势反应能力三种执行功能的特点.研究表明小学五年级儿童执行功能中的这三种能力是相互独立的,且具有不平衡性和可发展性特点.结果表明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明显低于大学生,同时也比成人平均水平低;记忆刷新能力优于成人平均水平;而抑制优势反应能力已基本达到成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赵鑫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521-1531
从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入手, 以不同人群为研究对象, 采用活动记忆任务, 从行为层面和认知神经层面探讨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可塑性。结果发现, 工作记忆刷新功能具有可塑性。具体表现为, 通过刷新功能训练, 个体在工作记忆刷新任务上的成绩提高。工作记忆刷新功能训练使得个体对刺激的识别能力增强, 对无关信息的抑制能力提高, 进而促使工作记忆中的更新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工作记忆刷新训练可以提高个体其它认知功能, 但是, 相对于认知能力稳定以及衰退的个体, 这种迁移效应在工作记忆能力发展个体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中央执行系统与时距加工过程的关系,考察三种中央执行子功能(转换,抑制,刷新)对预期式长、短时距估计(两种标准时距:2s,5s)的作用模式。结果发现刷新功能对长、短时距估计任务都产生影响;抑制功能只作用于长时距估计;转换功能不参与单独的预期式时距估计过程。结果表明,三种执行子功能对预期式短时距加工和长时距加工的作用不同,支持时距加工的差异机制假设。  相似文献   
10.
内隐序列学习与一般认知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内隐序列学习与工作记忆(尤其是中央执行功能)存在显著关联。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探测两者的相关及机制。实验1从行为与脑电两个角度探讨经典位置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相关,发现经典位置序列学习的内隐习得量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功能的强度呈负相关,与转换功能没有显著相关,脑电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实验2在内隐序列学习中加入认知冲突来增加中央执行功能的负荷。结果发现在高抑制功能负荷任务条件下,内隐习得量与抑制功能强度的相关性发生了反转,进一步证明内隐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子成分在脑功能上的关系:不同条件下呈现竞争、协作等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