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初中毕业的泥瓦工会有出息吗?让他来告诉你吧。 由于家境贫困,他初中毕业就回家种地,后来当上了一名泥瓦工。能吃苦,是他成功的基础。他所在的建筑公司经常有出国务工的机会。一次去坦桑尼亚承建水坝工程,很多人觉得太苦,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随着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展开,为政治革命进行思想启蒙和理论论证成为哲学的主题,政治哲学成为显学。资产阶级政治哲学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但都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把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等绝对化。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为无产阶级变革资  相似文献   
3.
西安清真餐饮业在发展中受到宗教、历史、文化、社会、地域等各种因素的多元影响。仔细分析清真餐饮业起落沉浮的原因,总结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对于清真餐饮业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将其建国后发展过程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并对其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苏联哲学家热衷于逻辑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唯科学主义倾向。弘扬理性是欧洲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道路,但在苏联,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出现有独特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形成宗教哲学、宇宙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哲学派别,共同之处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以此为基础在30年代形成苏联哲学。不能简单否定苏联哲学。苏联哲学有三个阶段:一、20年代,这时哲学尚有独立研究的部分可能;二、30、40年代,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扼杀一切创造性;三、50—80年代,出现60年代人~①哲学家,他们彻底抛弃30、40年代的苏联哲学。50—80年代苏联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座右铭是"人可以也应该靠自己的头脑生活"。其背景是苏联社会正努力从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人道主义性质。带有人的面孔的社会主义是60年代人哲学家的理想,而且对他们来说,人的面孔比社会主义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名山区农村的孩子,家境贫寒。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为此节衣缩食把三个孩子都送进了学堂。他学习很用功,成绩也不俗。尤其是朗诵方面,从小学就表现出良好的禀赋,初中语文课上他常常领读,被师生们称为小播音员。其实他心底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能成为一名播音员。初中毕业,他实在不忍再看到父母为供他们姐弟上学所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初中科学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必须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各环节都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所变化,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摄影家的审美创作活动,经历了发现美、提炼美到创造美的过程。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摄影者审美意识的融入。如果在摄影创作中充分调动并运用审美意识,作品也会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作为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素描教学,除了考虑造型艺术各专业之间的微小差别外,更多研究的应该是从基础训练顺利走向高级阶段(创作、设计)的延续性发展,实现从自然型的再现到艺术型的表现的转变。这里既包含基本技巧的掌控,又有创作要素和观念意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散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这咀嚼中需要思考,需要推理,需要判断,但更需要联想和想象。文学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文学阅读我认为同样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帮助。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读雪需要联想》。其实,读其他散文也同样是需要联想的。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关于视觉工作记忆回溯线索效应的产生机制主要存在5种假设, 目前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改进前人研究实验范式, 采用包含内源性回溯线索的颜色回忆报告范式, 进一步对这5种假设进行检验。在实验1中, 我们调控了线索与探测阵列之间的时间间隔, 发现不同时间间隔不影响无线索条件的行为表现, 而在正常线索条件中被试的记忆精度以及能记住的项目数量均优于无线索条件; 在实验2中, 我们对回溯线索伴随的干扰刺激类型进行控制, 结果显示, 在不同条件下记忆精度不存在差别, 但当回溯线索伴随干扰刺激呈现时, 被试能记住的项目数量会被降低, 降低程度受干扰刺激的类型调制; 在实验3中, 我们对伴随回溯线索的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进行控制, 发现虽然回溯线索效应仍然存在, 但干扰刺激的呈现时间不会影响效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回溯线索的出现使得被试能够在决策加工前完成内部注意资源的再分配, 从而避免了同时进行这两种认知加工与记忆表征维持本身竞争认知资源。本研究为认知阶段分离假设提供了支持证据, 对解决回溯线索效应产生机制的争议以及理解内部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