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通过研读《旧约》可以看到,《创世记》中记载了两个创世故事,它们分别记在《创世记》第一章一节至二章三节和第二章四节至二十五节。据圣经学者考证,第一个创造故事属于祭司法典,因为它是旧约律法书的一部分,所以称为法典,而这一部分法典是祭司们制定并流传下来的。第二个创世故事属于耶  相似文献   
2.
沈锡麟 《天风》1994,(8):41-42
感谢神,我们原来在罪恶过犯中,靠主耶稣的拯救,今天成为神的儿女,蒙恩得救。但得救以后还必须做到以下的四点,这样才使我们的生命得的更丰盛。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2,(1):217
《学海》的引文出处均采用尾注(文未注)。作者投稿请遵照以下标注格式。一、非连续出版物(一)普通图书(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著作名/译者/出版年/页码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  相似文献   
4.
一肢 《天风》1997,(3):9-9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今日生存在这变化的世界中,神正察验我们基督徒的言行。我们今天听见上帝在呼召我们跟随他,岂不应该快快脱离罪恶,脱离那从私欲而来的一切嫉妒、争纷、结党、贪心、贪财、自私等等,来亲近上帝,与他同行!教会的牧长、同工、同道,弟兄姊妹更要彼此相爱,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别代表了世界神话的伦理化和非伦理化的两端。具体体现在:一是对神和英雄的塑造上的尚“德”与尚“力”;二是神和英雄形象的世俗与严肃;三是神和英雄是崇尚个体意识还是群体精神;四是对神祉和英雄评价上是坚持善恶二元对立的价值观,还是审美化的多元价值观。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伦理性和非伦理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苏佳佳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20,52(3):386-398
西方“具身认知”心理学与赋存在中国文化里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体知”心理学思想息息相通, 而中国文化又有其独异于西方文化的“身体”智慧。文化的源头实为神话。追根溯源, 本文主要从具身认知的视阈中将中西方神话中“身体”的角色两相比照, 首先从本体论维度以现象学诠释的方法来描述神话的身体母体是如何生成的, 并以天地开辟神话、万物肇始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为例揭示中国“身体”的本体论特色—— 一元论; 其次再从空间维度以概念隐喻的理论来剖析神话的身体现象学场域是如何延展的, 并从物我同一角度、天人交感角度和人神相通角度来彰显中国“身体”的空间维度特色——气论; 最后再从时间维度以社会建构理论来解构神话的身体是如何在时间场域中流变的; 并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三个层面来表达中国“身体”的时间维度特色——易论。通过从中国神话故事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具身智慧”, 以期为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心理学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7.
经民族学与宗教学双重比较研究发现,不像其他民族、宗教,汉族及其宗教都是很难说清的,即不仅汉族的族源问题与特征问题难以说清,而且汉族的宗教认同也远比其他民族宗教难以说清。在学界,很少有人把汉族与汉族宗教联系起来。但从民族与宗教的相互关系视角,能够更好探明二者的渊源。用宗教阐释汉族的渊源,能使人豁然开朗。汉族的族性与汉族的宗教性是互为因果的,汉族的先民创造了独特的多元宗教信仰,多元宗教反过来造就了后来汉族的多元文化属性,使其能够吸收更多周边民族的精华,变成更大更为多元的民族,这是汉族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根本原因之一。汉族及其宗教根源在于早期汉族并未塑造创世说,造成上古时代创世说的空白,对汉族宗教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是汉族发生学意义上的宗教渊源。  相似文献   
8.
寇绍恩 《天风》2012,(10):18-19
基督徒的人生不是无风无浪,而是我们不怕风浪,因为知道主的恩典够用。让我们从约瑟的身上看他所领受的上帝的赐福。经文:《创世记》37章1节至11节约瑟的人生有山有谷,充满挫折,是什么力量帮助他一路走来的呢?上帝给基督徒的祝福并非无风无浪。其实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无风无浪的。  相似文献   
9.
张禾 《世界宗教文化》2012,(3):38-44,120
本文详细介绍分析了玛雅"长数"历法中对2012年的"预言"以及相关的几种玛雅历法。玛雅各种历法的产生和运用都和玛雅创世神话及宗教信仰直接相关。文中列举了玛雅纪念碑和手抄本中的历史记载。从玛雅历法的循环性质可以得出结论:2012年12月23日并非玛雅人预告的"世界末日",而仅仅是一个记日历法中一个循环期的结束和另一个循环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成为美好     
苏喜乐  吴新望 《天风》2018,(11):9-10
我们在世界上生活,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春天——杨柳拂面,夏日——雨打荷花,秋天——丹桂飘香,冬日——原驰蜡象……这样的体验让我们感知世界的丰富与美好。《创世记》1章31节和《传道书》3章11节两处经文也都言及上帝创造的完美,《创世记》1章最后的结语建立于上帝在前六日里凭着他超在的能力合乎逻辑地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理性的世界:正如《传道书》3章11节所说:“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