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TCI及恒速输注辅助颈丛阻滞颈部手术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对术中知晓、血液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将80例择期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TCI组(A组);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恒速输注组(B组).比较二组MAP,HR,RR,SpO2等及术中镇痛、镇静、术中知晓和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A组血液动力学较B组更加稳定.提示TCI辅助颈丛阻滞麻醉安全有效,镇痛良好,无术中知晓,较恒速输注血液动力学更稳定,呼吸抑制少.  相似文献   
2.
助产士在近代中国担当着普及现代产科知识、推行分娩卫生的重要角色.她们在助产学校中养成了职业神圣感以及以新法接生为核心的医学技能.然而,毕业后从事助产职业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助产士的职业困境一方面来自旧式产婆的竞争,另一方面则受限于其与产科医生之间的从属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分娩卫生的推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下腹部手术的小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术后分别使用0.5μg·m^-1舒芬太尼或2μg·ml^-1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观察术后24h镇痛效果及其不反应。结果显示,舒芬太尼组术后24h静态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程度轻(P〈0.05)。因此,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小儿下腹部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4.
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固定浓度的芬太尼配伍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80例ASAI级~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按双盲原则分为四组。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运动能力、感觉变化、宫缩情况、产程及分娩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等。不同浓度的镇痛药其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0.15%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药量适中,基本无运动及感觉阻滞,对产程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是较为适合用于分娩镇痛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多模式镇痛预防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效果。选择50例下肢截肢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观察患者疼痛评分,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使用其他镇痛药物的情况,记录所有的不良反应及幻肢痛发生率。结果显示,镇痛评分,Ⅱ组高于Ⅰ组(P〈0.01);PCA按压次数,Ⅱ组多于Ⅰ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P〈0.01);Ⅱ组幻肢痛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采取多模式镇痛预防幻肢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以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验证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有违试验设计的伦理学要求,现有关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文献都存在着试验设计的死角,导致了医学科学试验与伦理学的水火不容.循证医学(EBM)方法为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7.
癌痛治疗指南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多国成人癌痛指南进行检索、回顾,发现近年癌痛治疗领域新进展和各国普遍遵循的共同原则,为临床医生改进癌痛治疗提供参考。采用现有的互联网临床实践指南检索平台,对成人癌痛指南进行检索,分析各国指南的异同之处,重点对疼痛评估、WHO三阶梯药物治疗及辅助治疗进行比较、归纳。全面的癌痛评估是指痛治疗的必要前提,也是众多癌痛指南强调的重点;按疼痛程度选择三阶梯镇痛药物仍是药物止痛的基本原则;口服途径是止痛治疗的首选给药途径;第一阶梯药物中阿司匹林的应用逐渐淡化,NSAIDs的毒性反应受到关注;第二阶梯药物的选择更灵活。应根据疼痛性质、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复合制荆。吗啡仍是强阿片类药物中的首选,可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因此,我国成人癌痛治疗需要改进,应重点推广全面的疼痛评估,提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灵活的选择三阶梯药物,个体化治疗是止痛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产妇心理与导乐分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导言千百年来,妊娠分娩是人类自身繁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伴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不断落实,采取到医院分娩、靠医护人员陪伴接生的方式是现今我国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产妇的唯一选择。分娩也就从原来的生理过程逐渐淡化成了纯医疗技术行为。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医疗行业,单纯依靠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分娩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产妇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要。这也就给医护人员提出了要转变目前的医学模式,打破分娩的纯“医疗化”行为,将分娩由过去以医生为主体、以…  相似文献   
9.
以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验证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有违试验设计的伦理学要求,现有关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文献都存在着试验设计的死角,导致了医学科学试验与伦理学的水火不容。循证医学(EBM)方法为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10.
近代生殖免疫学研究认为,正常妊娠维持有赖于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耐受一旦失调,就可能妊娠失败,发生如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分娩发动等。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系列研究。本文就目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与分娩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