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论的形成理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性论是人生学说的根基,对于儒家来说,它还充当着本体依据的作用。但是,在儒学从孔子到思孟的发展中,其形成理路一直不甚明了。本文从郭店楚简中专门论性的《性自命发,详细分辨其论性角度,并以比较的方式,上勾下连,从而揭示了其在《论》《易》与《庸》《孟》之间的中介作用。而整个这一过程,也就表现为从普遍性原则发,一步步指向超越性,最后以孟子超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完成了儒家性善论的奠基。  相似文献   
2.
未燃的蜡烛     
许宗师 《天风》1997,(8):37-37
未燃的蜡烛 怎能放温暖未燃的蜡烛 怎能发光亮——只有爱之火把它点燃  相似文献   
3.
熬炼     
汪振仁 《天风》1995,(5):2-3
读经:诗66:10—15 感谢神的恩典,当前各地教会正在日渐兴旺、发展,得救的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很多青年人加入教会,立志献身传道的青年同工也日益增多,教会的如此光景令人欢欣鼓舞。对一些献身教会的年轻同工们。  相似文献   
4.
晨光的联想     
张考增 《天风》1996,(5):37-38
生命的真正意义是创造未来,而不是回首往事。我相信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都热爱每一个早晨。 早晨,一天新生活开始的标志;早晨,拉开新生活序幕的信号。它难道从来不曾引起你的联想吗?  相似文献   
5.
"习"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与"性"有着内在联系.孔子、孟子、荀子都对"习"观念及"习""性"关系作了相应论述,但他们之间有没有内在的关联?本文通过对土文献《性自命》的"习以养性"等观念的考察,发现一条"由性而发,循性而习,尽性而终"的逻辑脉络.以此为中心,这可使孔子、孟子、荀子"习"与"性"观念得以...  相似文献   
6.
郭沂 《管子学刊》2014,(4):98-113
本竹书并见于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分别被命名为《性自命》和《性情论》,是一部失传两千余年的重要先秦文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郭店、上博二本,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义并参之以上博本的墨节,将全篇分为上篇十一章、下篇七章,进而对全文进行了认真的校订、注释与译述,并对相关问题提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郭店楚简《性自命》等篇中的“情”义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其中的“情”仍然是“真实”,而不是“情感”之义。“情”在不同语境中虽有多种分析的涵义,但它们之间是统一的,皆根源于性情论之“情”。这为我们重构性情论的真实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未发”和“已发”而言,“性”与“情”二者在郭店楚简中并不具备相互对应的特性,这与宋儒的性情论并不相同。从先秦到宋明的性情论,朱熹等人利用先秦儒家的相关文献作了创造性的转化;而Chad Hansen和A.C.Graham对中国早期文献中的“情”字义的某些观点,是值得批评的。  相似文献   
8.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在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走走停停,是人生最理想的状态。可是我们都太急了,急着赶路,而忘了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心态。走得急,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欲望,总想去追逐,久而久之,心态不好了,失去了,追悔莫及,得到了,还想得到更多,心情总在患得患失中浮沉,心理很容易失衡。  相似文献   
9.
悟之韵     
悟,虽类直觉,却总能直透物象事理的灵魂。悟之精妙,虽能让人心领神会,陶然自醉,却喜意内蕴,难以口授言传;若以象喻之,则悟是思之藤上乍然绽放的花朵,是悱之雾中顿然呈现的灵光,是惑之途上豁然迷解的朗彻,是昧之晦中刹那焕耀的闪电……如果智慧是我们生命天空里运化生机的皓日,那么,悟便是冲破黑暗初升的朝阳,其艳美鲜丽,动人心魄。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文化》期刊(1992.1—2)中,载有张中行先生写的《禅的禅外说》一文,他举禅外说禅的四点理由:一、有怎样想就怎样说的自由,没有在禅堂参禅的麻烦。(不求参究但要弄清开悟所得是怎么回事?)。二、禅,作为文化史的一种现象,记述事实,分析因果,评定是非,只能站在禅外。三、禅境迷离恍惚,难于理解,必须使常人清晰易解,容易接受。四、有关史料问题,去伪存真,应站在禅外。其中心思想,如他说:“说禅,我站在禅外,以科学常识为依据,解释、衡量看似难解的种种。”他如何以科学常识解释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