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细胞凋亡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细胞凋亡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医科大学(100083)谢蜀生近几年对细胞凋亡(apoptosis)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已有大量报道,但对凋亡的意义目前还缺乏有深度的探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一、细胞...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工作落下帷幕 ,2 0 0 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认真研究他们的发现过程及对生命科学的指导意义 ,多少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1 生与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生老病死 ,人之常情。众所周知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分裂逐步形成大量的功能不同的细胞 ,发育成大脑、躯干、四肢等。在发育过程中 ,细胞…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法对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胃癌前病变与细胞增殖、凋亡11 胃癌前病变与细胞增殖胃癌前病变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即胃粘膜的异型增生(AH)和肠上皮化生(IM),主要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消化性溃疡(PU)。研究业已表明,胃癌前病变胃粘膜细胞增殖过度[1]。测定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程度的方法很多,肿瘤细胞动力学的研究为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的早期诊断及进展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生物信息。细胞增殖加快时,分裂细胞数、DNA复制增加,这不仅增加了自身DNA复制错误(自发突变)的机会,使这种复制错误变为固…  相似文献   
4.
从细胞凋亡看生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基因控制下生理性、主动性的死亡方式,对维持整个生命有重要的作用,是生命的自主选择.这一认识改变了人们对死亡的传统理解.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终结现象而是伴随着整个生命的始终.细胞凋亡的理论为某些疑难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愈加深入,新的发现对传统凋亡机制及观念提出了挑战,凋亡悖论应运而生.凋亡悖论的提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哲学问题,表明需要对当前科学研究中的还原论方法和线性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这提示对于生命现象这类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混沌思维.  相似文献   
6.
起初人们认为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潜在的细胞调节是不同的,然而,近来的研究显示细胞死亡的潜在机制较复杂,在一定情况下,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转化.对几种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回顾.有助于评价关键的细胞死亡途径,发现新的治疗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混沌角度浅谈凋亡悖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细胞凋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愈加深入,新的发现对传统凋亡机制及观念提出了挑战,凋亡悖论应运而生。凋亡悖论的提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哲学问题,表明需要对当前科学研究中的还原论方法和线性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这提示对于生命现象这类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混沌思维。  相似文献   
8.
细胞死亡方式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起初人们认为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潜在的细胞调节是不同的,然而,近来的研究显示细胞死亡的潜在机制较复杂,在一定情况下,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相互联系甚至相互转化。对几种细胞死亡方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回顾,有助于评价关键的细胞死亡途径,发现新的治疗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丙戊酸是否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并初步探讨其机制。采用WST-1、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丙戊酸与顺铂联合对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明显强于顺铂组;NF-κB P65的表达量顺铂组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明显低于顺铂组。因此,丙戊酸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且与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丙戊酸是否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并初步探讨其机制.采用WST-1、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丙戊酸与顺铂联合对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明显强于顺铂组;NF-κB P65的表达量顺铂组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明显低于顺铂组.因此,丙戊酸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且与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