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望 《天风》2004,(4):16-17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2月20日-23日在上海召开,应到全国两会常委87位实到78位符合章程要求人数。全国两会名誉主席、会长;全国两会咨询委员会正副主任;全国两会各专委会正副主任及在沪的全国两会委员应邀列席本届常委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中国天主教》真诚向教会内外的广大读者征集各种与宗教政策和信仰有关的稿件,稿件的内容、体裁、风格不限。我们欢迎神长教友对牧灵福传成功经验的推广交流,欢迎各地两会在教会事务管理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欢迎大家在社会服务、信仰生活中的见证分享。我们热切期待你的来稿!特别欢迎电子稿件,来稿署名听  相似文献   
3.
李世峥 《天风》2008,(24):30-31
几年前的一天,我到农贸市场买菜,顺路看望了一位在附近经营副食品商店的弟兄,其情景让我至今难忘。我一进门,弟兄便起身倒茶,很是客气。喝着他倒的茶.我们谈了起来。"弟兄,你干得不错.愿上帝祝福你!"我如此祝贺.完全出于真诚.因为我知道他的商店在那一带拥有很好的口碑。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发现于不同地域塔基中的舍利实物资料,探讨了舍利信仰所依存的二种物质形态的变化,即舍利形态的演化和佛舍利塔的功能变化。由此提出了宋代舍利信仰的“泛化”问题。继而通过对古代舍利遗物的形态变化分析,阐述了自宋代开始,舍利信仰已从原初以圣骨崇拜为核心的印度式信仰,泛化为具有象征意味的中国式的符号物信仰。进而指出了“泛化”的原因与晚唐至宋代佛教中国化与世俗化的时代背景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恩惠 《天风》2008,(18):8-9
有婚姻专家对一些离异夫妻进行调查,发现婚姻失败有一些共性的原因,现摘编如下,并附上信仰原则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信仰是以"神爱世人"的圣经教导,将"爱人如己"作为行事为人的准则,并将基督的爱作为价值取向,这与当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基督教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发挥基督教界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基督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中所呈现的正能量与时代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藏,梵名ksiti—garbha,音译作乞叉底苗婆。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因“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另有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另由于地藏菩萨愿力特别深广,所以又称大愿地藏。地藏菩萨曾受释尊之咐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后,始愿成佛。其实,据佛经载,地藏菩萨久远劫前,早已证人十地果位,但为教化众生,仍在声闻、辟支佛地,而不愿成佛。捍《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载,地藏菩萨由过去之…  相似文献   
8.
单渭祥 《天风》2003,(7):48-49
一种生命的感动 一种生命的服膺 一种生命的惊奇  相似文献   
9.
如何针对不同时代的环境按时分粮? 如何针对信徒不同的需要按时分粮?  相似文献   
10.
初唐的大型维摩诘经变,从贞观十六年(642)的220窟到武周圣历年间(698-699)的335窟,对表现净土世界的场景,如香积佛国、阿閦佛国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现象值得玩味。联系到《维摩诘经》本身强调"心净土净"的唯心净土(无形净土)和不可思议解脱的"不二"思想,初唐维摩变对有形净土的浓厚兴趣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图像表现的兴趣和经典主旨本身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该种矛盾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反映了隋唐佛教的哪些变化?这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