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期间,不仅有中共的回民支队和国民党的西北马家军参战,而且也有一批回族文化人参与抗日宣传,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家父则是回族抗日歌曲的组织者。(注:家父原名王梦扬,抗战后因受特务追踪,亡命新疆,改名为王孟扬)1938年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以白崇禧为首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也随之西迁。全国著名的回族文化界人士马松亭、王静斋、王梦扬等汇集重庆,使当地文化活动空前活跃。1940年初,  相似文献   
2.
形象设计人员应自觉摈弃"匠人"的身份,加强自身艺术文化修养,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增强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管子》的军事思想是极其丰富的,而有关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论述,与先秦其他学派相比有其独到之处。《管子》明确主张“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强调只有充分了解敌方的武器装备情况,作战才能有针对性。《管子》认为,武器装备建设不能只重视数量,还必须重视其质量;并把制造完备而精良的武器装备作为追求的目标。《管子》坚决主张应建立严格的武器装备制造、试验、保管和维修制度,并把武器装备的使用训练与研制提高到同一个层面去看待。  相似文献   
4.
施成忠 《天风》2009,(7):17-20
根据江苏省基督教两会的安排,由江苏省基督教协会会长张克运牧师带队的6位同工组成调研小组,在苏州、无锡、南通教会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调研。以“社会服务”等5个方面为专题,通过实地视察,与基督教两会、堂委组成人员、信徒骨干以及当地民族宗教干部座谈等形式,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从中不但让我们看到苏、锡、通三地教会在这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形势下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教会在构建和谐教会过程中所面临的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军事伦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规范体系研究和教育应用研究进行了全景式、多层面的梳理,循此而提纲挈领地把握当代军事伦理学科的发展脉络和丰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国防军事伦理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前瞻式的描述,并揭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社区矫正人员的表达抑制、抑郁和社会适应三者间的关系,采用情绪调节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以及社会适应量表对漳州市269名矫正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 25~40岁之间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得分高于40岁以上的社区矫正人员,女性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男性.已婚、未婚以及离异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着眼部队指挥干部成长发展的机制建设,是提高军队指挥干部科技素质的重要保证。无论是加快军队院校改革步伐,还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从根本上讲为了解决军事指挥人才的基础素质,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问题。部队则是锻造合格军事指挥人才的熔炉,是实现人与武器装备有机结合,形成现实战斗力的广阔舞台。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要的具有高科技素质的军事指挥人才,只有在部队的军事训练和实际工作中经过严格摔打,才能肩负重任、不辱使命。这就需要部队为军事指挥人才成长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尤其要着眼注重各种有效机制的建设,促使军事指挥人才成为“科技强军”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8.
王旭 《美与时代》2014,(8):68-68
一、为什么要采用“菜单式”培训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以往的教师培训就是管理者就某一专题,请来专家、教授或管理者自身为教师进行讲座、教学,通常“台上一人,台下一片”,“我说你听,我讲你记”是教师培训场景的真实写照。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往往高高在上,多采取单方面说教的方法对教师进行灌输。教师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对教师的实践工作起到的实际指导作用不是很强,教师参与培训的愿望也不很积极。 基于此,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培训成为一种对话的过程,一种互动的过程,以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为目的。于是,我们尝试着进行了一种教师既可以是培训者又可以是受训者的双向选择的“菜单式”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