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66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他自幼就喜欢读书,各种故事、童话、小说等书籍,在他小学还未毕业就已经看过许多,这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也渴望能有一本自己的书。于是,从十几岁开始,他动笔写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主人公穿越时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提出过一些有关内丹修炼的理论,但与他同时代的钟离权和吕洞宾却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内丹学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杜光庭与钟吕内丹道的比较研究,以说明杜光庭对“性命双修”的强调,在某种意义上说,为内丹心性学在唐末五代的迅速发展,并在宋代以后成为道教思想与实践的主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也谈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关系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谢皙子《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11期刊登王兴中等同志的论文《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异同辨析》(以下简称《辨析》)。该文将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因素”进行并列性对比,认为他...  相似文献   
4.
纪伟伟 《天风》2008,(5):44-45
悠悠岁月,我们在其中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谁会全部的将它们留在记忆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嶷 《中国宗教》2012,(5):67-69
法不孤起,仗缘乃生,佛教就是在与时代和社会的不断适应中传承与弘扬。杭州市佛教协会的这些探索,其实是中国佛教界自身建设的缩影。而佛教僧团,也就是这样在与时代和社会的不断适应中,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6.
反讽是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反讽的恰当运用有助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主题深化。内拉·拉森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侧重写混血儿的生存状况及其挣扎历程。在其代表作《流沙》中,拉森熟练运用反讽艺术来进行人物刻画,推进情节发展和深化小说主题。反讽的运用也使得这部小说更有吸引力,更深刻,更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7.
静坐窗前,思念在我猝不及防的刹那间,如同潮水般涌来,人生苦短的感慨在心中油然而生。回首漫漫人生路,心中有一道暗影,人生便多了一道光芒。在这不容易的人生里,那些逝去的岁月如流水般溯远,而即将到来的,正在冥冥之中等待着我们勇敢面对。  相似文献   
8.
惜时     
冯萍 《天风》2005,(3):34-34
时间是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东西,看是看不见,摸是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隐秘、奇妙,因它是全能的上帝所创造的(创1:5)。 时间啊,你如同历史的车轮,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声无息地向前滚动碾转。有谁能使它停止?有谁能使它留恋?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它轮子的转动!任何人都不能搅乱它前进的航线,只有掌管宇宙的上帝能使时间的车轮倒转(王下20:11,书10:13)。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对“教牧书信”情有独钟,因为我能从中看到牧者应有的操守与修养,从而严于律己,力求成为上帝及肢体心目中的好牧人。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认真品读“教牧书信”,以便藉此反省过去,正视未来。近日再读“教牧书信”时,我被《提摩太前书》中的一段话深深地打动,不由掩卷沉思,再三品味。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研究探索中国情境下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的区分。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外显层面被试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是独立的结构;女性被试的关系自我水平要高于群体自我。研究二通过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Target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T-IAT)发现在内隐层面,相对于群体自我,中国情境下的被试具更倾向从人际关系角度定义自我。同时,研究二也发现外显关系自我和内隐关系自我二者是独立的结构;外显群体自我和内隐群体自我二者是独立的结构。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对自我建构领域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